主要贡献
"新型非零螺旋锥齿轮"的研究取得成果。撰有论文《锥齿轮强度计算新提案》,蓍有《圆锥齿轮传动》,合编《汉英机械传动词典》。
发明的"非零综合变位曲齿锥齿轮技术",突破了近百年来国际齿轮界的有关定论,成为国际最著名的齿轮机构--美国齿轮协会第一位中国代表。他的另一项成果"统一公式"论文,使国际齿轮会议的讲坛上,第一次插上了五星红旗。
如今,他的这些成果已经在国内工业的8个领域21家企业里得到应用,创造了累计近两亿元的经济效益。
齿轮传动是现代工业最常见的传动方式,其形状千变万化,但是,唯一不能改变的是轴交角及其相应的"零传动",即一对齿轮的厚薄大小等数据变化必须同时进行,变位系数设计为0,否则,将无法实现传动。这种设计虽然极大地限制了齿轮的应用和质量,但由于它的不可更改性,使其在全世界范围内沿用近百年,成为定论和真理。
按照这个观点,他采用逆向思维,将传统理论中"零变位"的成立条件易位,推导出一套与传统理论计算不同的体系及其计算公式。紧接着,他对现有机床进行特殊调整,普通刀具就可以加工出"非零变位"的各种新型齿轮,不必另做工艺装备的投资,使理论变成了现实,更为今后成果推广创造了条件。
1974年,第一批新型锥齿轮面世了,经过两年试验,齿轮累计工作寿命一万小时以上,具有综合强度提高30%、寿命延长50%、低噪声、小体积、广适应性和零投资六大优点。机械部的鉴定为:"国内外皆属首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建议大力推广。"
从实验室走出的亿元效益1981年,梁桂明被调入洛阳工学院(现河南科技大学), 在此建立了全国高校唯一的多功能锥齿轮实验室,开始了所创成果的推广工作。
在此期间,梁桂明还出版了5本200万字的著作,培养出十二届博士、硕士研究生,由"非零变位"总结出的独特的"创造学",经他讲授后,成为工大校园里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