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火箭专家梁思礼院士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53239242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23年03月15日

梁思礼出生于北京,是梁启超的第五子

发布时间:2016-04-18 08:27:34      发布人: jackson
梁思礼 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礼出生于北京,是梁启超的第五子。1941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并随三姐思懿赴美留学,在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系主修无线电,后又学了自动控制。在普渡大学期间,他仅用两年的时间就修完3年的课程,并于1945年取得了该校的学士学位。随后,他又获得了辛辛那提大学(Cincinnati)硕士(1947年)和博士学位(1949年)。1949年10月1日回国后,他被安排在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和通信兵部电子科学研究所从事技术工作,并参加了国务院组织的“12年科学远景规划”起草工作,负责起草我国运载火箭研制的长远规则。1956年,他调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导弹系统研究室主任。此后,他先后领导和参加了多种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研制试验。他是我国自行设计并于1964年实验成功的第一枚地—地导弹的控制系统负责人之一,并在以后改进的型号中领导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惯性制导系统;他参加了1966年10月27日在我国领土上进行的震惊世界的导弹核武器试验;他还是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的远程液体火箭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副总设计师、控制系统研制工作的负责人;在他的主持下,我国首次把集成电路用于弹上计算机,并首次以此进行全弹自动化测试;他还参加了1980年向太平洋发射远程火箭的飞行试验。  梁思礼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当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1996年10月获“何梁何利奖”,1997年9月荣获“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此外,他还曾获“何梁何利基金奖”,担任过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梁启超51岁得子梁思礼。思礼长得酷似父亲,被亲昵地称为“老白鼻”。梁启超生前曾许了个愿,60岁后不再从事社会活动,要专心致志地教育孩子,可惜他56岁便撒手人寰。梁思礼说:“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但他遗传给我一个很好的毛坯,他的爱国思想通过我的母亲及他的遗著使我一生受益。”  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是钱学森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他将全部身心都融入到发展我国导弹与火箭的事业之中。  梁思礼永远难忘1960年的一次导弹发射试验。当时他站在离发射阵地仅两公里远的吉普车旁,聂荣臻元帅坐镇在5公里以外的帐篷前,这颗导弹刚起飞就掉了下来,距发射点只有300多米。梁思礼立即奔向爆炸地点,望着深深的大坑,心痛万分,几天吃不下饭。  这次试验前,他与快分娩的妻子麦秀琼告别时说:“若生男孩取名‘凯’,生女取名‘旋’。”他盼望着凯旋。试验虽然失败了,但他仍给女儿起名“旋” ,他相信今后一定会成功。果然,1964年,梁思礼作为控制系统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中近程液体地地导弹的研制,并发射成功。  梁思礼的性格爽朗乐观:“我与父亲一样,崇尚趣味主义。父亲常说,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命就成了沙漠,要来何用?”梁思礼的业余爱好也与他在事业上的辉煌成就一样交相辉映。大学时他参加了学校古典式摔跤队,并获得1944年美国十大学(BigTen)冠军。梁思礼对篮球也很痴迷,有NBA的球赛,他总要挤出时间看看,他还可以滔滔不绝地说出乔丹、奥尼尔等球星的名字。对于音乐、摄影和旅游,梁思礼也很喜爱,但最爱的要数下象棋了。以前每次院士们开会,他准要与黄纬禄等老总们一比高下。后来梁思礼迷上了与计算机下象棋,一有空,便上机与计算机厮杀几盘。  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作为中国第一代“驯火人”,梁思礼现在依然活跃在航天科技战线上。  1999年10月1日,建国50周年庆典阅兵式在北京举行,这一年也正好是梁思礼 返回祖国50周年。站在观礼台上,看着威风八面的航天武器从眼前经过,回顾起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史,梁思礼感慨万千。爱国主义、奋发图强是他一生的精神支柱;使受尽屈辱的祖国繁荣昌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他不懈的追求,他用一生的实践在航天事业中兑现着自己的诺言。梁启超一生主张维新变法,为复兴中华大声疾呼。若他在天有灵,看到他的“老白鼻”虽历经坎坷而九死不悔的赤诚之心,当会何等的欣慰与骄傲!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