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人民沉痛悼念项南
正在北京汇报工作的连城县委书记黄海英、副书记王光忠惊闻噩耗,如晴天霹雳,万分悲痛。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9日上午整整半天时间,项南还非常高兴地听取他们发展家乡经济的工作汇报,中间还不时插话,对连城经济工作、发展高优农业、产品深加工等问题,发表自己看法;特别是对朋口环保农民城如何建成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全国第一家环保农民城提出宝贵意见。11日上午,他们前往项南家中,对项南的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对家属表示亲切慰问,并帮忙布置灵堂。他们在项南灵前默默致哀,决心回连城后,一定要把项南的指示落实到工作中去,一定要把连城经济建设搞上去,以告慰项南在天之灵。
项南逝世消息传到连城县后,悲恸笼罩着整个连城大地。数万名群众自发组织到项南出生地缅怀悼念项南。11月14日,朋口镇文地村和文坊村同时设灵堂举行悼念仪式,连城县五套班子领导、县直各部门负责人和朋口镇党政领导参加悼念活动,三乡八里群众赶来参加悼念,他们久久伫立,默默致哀。12月3日下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里举行项南遗体告别仪式。连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意珍、代县长林勇以及朋口镇文地、文坊两村党政领导及项南在连城的亲属前往北京,代表连城33万人民向项南遗体作最后告别。
项南逝世后,连城干部群众、项南的生前好友拿起笔,把对项南的哀思、敬仰、怀念倾注在纸上,先后在《闽西日报》、《港台信息报》、中华职业教育社“社讯”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几十篇悼念文章。
项南是连城朋口镇文地村人,从小受革命家庭熏陶和中央苏区环境影响,11岁就在文坊苏区任少年先锋队队长。1930年起,随做地下工作的父母先后在南京和上海半工半读,开始漫长的革命生涯。新中国成立后,项南很少回家乡,但他对家乡建设一直很关心,经常通过亲友了解家乡情况。80年代初,项南调回福建工作,但他没有立即回家乡,直到1983年4月,才回到离别已久的故乡。这是他调回福建工作跑遍全省之后,最后一个回来巡视的地方。他回到县城,不仅听取领导汇报,而且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并针对连城实际,提出非常中肯的意见。他曾对连城干部说,我是福建省委书记,不是连城县书记,你们有事情、有问题要按正常渠道反映。1986年6月,他奉令调回北京,曾返乡告别乡亲,在朋口镇政府举行座谈会。他鼓励干部要眼光看得远,走出去看新事物。他还语重心长地说:“我回闽工作以来没有为连城和朋友批过一分钱,我认为这是对的。我现在离开了,一点也不后悔。今后你们如果有什么困难问题,一定要按正常渠道逐级向上报告。”他回京后,负责全国扶贫基金会工作,仍为家乡发展操劳,把自己的真知灼见奉献给家乡人民,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