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
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常常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17岁的王瑛考入西南民族学院。 高等教育从此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王瑛的父亲送她到成都读书,临走时,拉着王瑛的手语重心长地说:“这辈子不要忘了共产党,没有党,就没有你的今天。”父亲的话,刻骨铭心。
多年后,王瑛仍记忆犹新。她时常说:“是党的好政策让我这个工人家庭的孩子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上大学给了我实现理想的机会。现在,我作为党的一名纪委书记,理应为党和人民好好工作。”
王瑛出生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一个工人家庭。小金县地处夹金山北麓,西边是大雪山,东边为邛崃山,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小金县山寒水瘦,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童年时期的王瑛正赶上“文革”浩劫,一家人生活十分困难。党和国家的高考政策使她考上大学、走出穷乡僻壤,感恩的王瑛在心里暗暗发誓:永远跟党走!
从穷山沟来到大学校园,王瑛眼界大开,她开始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在大学里,王瑛是出了名的“书痴”,她拼命地汲取知识的养分,给自己补充能量。1982年大学毕业前夕,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热爱党的纪检工作,最初源于一种‘感恩情怀’。
是在党的哺育下成长、成才的,我对党有着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王瑛被表彰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面对记者采访时,由衷地说。
王瑛喜欢学习理论、政策和业务知识,即使后来患重病在重庆新桥医院治疗期间,也从未停止过看书学习。
2008年,王瑛病情开始恶化,但她仍不放弃看书、读报。在医院,她常给她的病友讲,读书看报能使人身心愉悦,忘记病痛。她去世的前一天,还专门打电话安排南江县纪委干部帮她找南江县委宣传部编印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市委二届十一次全会主要精神问答》等学习资料。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