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斌杰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73013383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8月24日

褚斌杰-研究范围

发布时间:2010-10-29 09:55:05      发布人: 孝行天下
      褚先生的学术研究,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广阔,就学科而言,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等领域。1958年后,褚先生转入中华书局工作,曾经先后担任哲学、文学编辑室编辑。他先后整理出版了多种古代历史、哲学、文学著作,如参与标点二十四史,为各种古籍注本作责任编辑,也撰写部分哲学学术论文,如《“毋友不如己者”辩》,是研究《论语》的论文,《尚书引义》、《周易外传》前言,则属于哲学史方面的著作,这两篇序文对《尚书》、《周易》的内容及王夫之《尚书引义》、《周易外传》在学术史和思想史上的意义有全面的论述。另外,如论文《略论儒、儒学和儒教》,对儒、儒家、儒教的字义、形成、特质等问题有精辟论述,而主编之《儒家经典与中国文化》一书之序言《儒家经典的特质与构成》,对儒家经典的形成,“五经”与“十三经”的发展演变轨迹,有详尽的考察。
  褚先生的史学研究,表现出把史学研究和文学研究、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特点,如《鲁迅所受中国历史影响和他对中国历史的态度》,很早就注意到了作为文学家的鲁迅与中国传统史学的关系问题。后来,褚先生所撰写的论文《司马迁的史学与文学》、《司马迁的漫游与史记的写作》、《诗经与周代文化》、《诗经中周代天命观及其发展变化》等也是着眼于文学与历史、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多维视角。《白居易评传》以及《白居易》二书,更是把文学评论与历史考释结合在一起的成功范例。
  褚先生上世纪50年代所撰写的论文《鲁迅对我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学习鲁迅先生的创作经验》、《重视我国古代美学著作的研究》,对于全面深刻地认识鲁迅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的文艺美学理论体系,都有重要意义。褚先生上世纪50年代撰写的《谈三国演义》、《白居易生平和创作》、《李后主及其作品评价》、《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及其评价》、《论李清照及其创作》等论文,体现出了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和学术前瞻性。这些文章,对于推动相关问题的研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后,褚斌杰先生对于上述问题,还有进一步的论述。
  褚先生淡漠名利,待人热情诚恳,谦虚谨慎,平易近人,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关心同学,奖掖后进,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深受学术界和学生爱戴。褚先生还长期担任中央电大中国古代文学(先秦、秦汉文学)课程主讲教师,中国古代文体概述课程主讲教师。从上世纪50年代到到退休,培养了一大批学者,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及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