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南下接管浙江
为筹粮率先南下
为配合人民解放军充分做好渡江作战的准备,华东局决定从正在临城集训的华东南下干部中先抽调一部分提前南下,配合大军渡江,并为渡江部队筹集粮草。上级决定三支队四大队提前结束学习,先随参加渡江战役的部队南下江北。
1949年3月24日,大队政委彭瑞林传达了上级的指示,对部队进行发动。同志们对这次任务感到突然,但能亲临渡江前线,与部队一起参加渡江战役而感到高兴,干部们士气高涨,一致表示坚决服从上级命令,保证完成任务,他们接到命令后立即踏上南下的征程。
3月26日,四大队从沙沟车站乘火车出发,沿津浦线南下,于深夜到达徐州。第二天,他们看到了经过淮海战役洗礼后的徐州市区,弹痕累累、满目疮痍,大家都感到非常震撼。
大队于28日凌晨2时到达安徽蚌埠城北的曹老集,因淮河大桥被敌人炸毁,火车无法通行。队伍只好步行数里通过浮桥进入市区。队伍在蚌埠住了四天,干部分头深入群众家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大队还利用时间组织大家学习上大课,把在党校未上的课补上。
3月31日,大队乘火车继续南下,于次日到达合肥。合肥是皖北重镇,我军二野、三野和华东局均有支前机构设在这里。由于这里离前线较近,不时有敌机前来低空侦察、扫射。大队要求各中队不得随意进入城区,如需购买物品,均要经过上级批准,而且快去快回,不得停留。华东局决定将四大队一分为二,分别随三野八兵团的25军和九兵团的27军过江。
4月6日凌晨4时,大队开始集合,这次南下没有火车可乘,全靠步行,要4至5天才能赶到。为了避免敌机骚扰,每天提早出发,白天休息,晚上推迟宿营,行军时由部队派来的同志负责带队。
一路上,队伍井然有序,沿途受到群众的热情接待,老乡们主动让房、借炊具,还为部队送粮食和咸菜。部队于9日顺利到达江北重镇巢县。巢县今为巢湖市,位于安徽省的中部,濒临长江,县境环抱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八兵团25军和九兵团的27军就驻在这一带,是中央军委为发起渡江战役的兵力结集地。
4月10日,彭瑞林和李铁峰将四大队分成一半,一、三、五、七中队和直属中队编入27军,由彭瑞林、杨信、王耕野同志率领;二、四、六、八中队编入25军,由李铁峰、王文长、傅光汉、刁筠寿同志率领。上级规定随军行动时,必须轻装上阵,要求每人所有装备不超过16斤。出发前自带炒米6斤,以备渡江行军时用,没有命令不得擅自食用。
4月18日夜里,情况有变,大队突然接到上级通知要上报各中队随军计划。大队部按照分配方案,将一中队编入27军79师,三中队编入80师,五中队一半编入79师,另一半编入80师,七中队和直属中队随军部行动,以上中队由政委彭瑞林率领去27军报到。
大队长李铁锋率二、四、六、八中队配随25军,二中队编入73师,四中队编入74师,六中队编入75师,八中队编入76师。以上中队暂时均与师部一起行动,大队领导随各军部一起行动。
4月19日零时30分,各部队派来带路的同志,各中队即按分配方案随向导赴部队报到。四大队有1200人,其中有不少女同志,彭瑞林为了她们的安全,将各中队女干部临时编为妇女队,由七中队照顾一起行动。
根据总前委的作战部署,八兵团的25军和九兵团的27军都属中突击集团,渡江地点在无为县沿江一线。对岸是江南铜陵县的获港和繁昌县的三山地带,两地东西有数十里的江岸防线,壕沟纵横,碉堡林立。江面最狭处有4000米以上,敌人配置了强大的火力。
渡江前夕,27军军长聂凤智派出军侦察营3个连共300余人,由81师242团参谋长章尘担任大队长,由军司令部侦察科科长慕思荣任副大队长。侦察营挑选各师最优秀的侦察班加入侦察营,其中有79师2个侦察班,81师1个侦察班。他们从江南的十里场、皇公庙等地登陆,绘制了对岸敌人的江防图,为全军渡江获取宝贵的情报。
战后,27军侦察营获集体一等功,侦察1连获集体特等功,2连被九兵团授予“先遣渡江英雄连”,79师侦察连2排5班获“渡江侦察班”,章尘和慕思荣荣立一等功。他们的英雄事迹后来在60年代被拍成家喻户晓的《渡江侦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