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 | 著名大写意艺术家老甲先生逝世 享年86岁
老甲(贾浩义)(1936年-2022年)
据老甲艺术馆消息,著名大写意艺术家老甲(贾浩义)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3月11日18时54分在北京小汤山疗养院辞世,享年86岁。
老甲(贾浩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顾问、中央文史馆书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老甲艺术馆馆长。
讣告表示,因疫情防控需要,老甲艺术馆内将以展代悼,以此“感谢所有前辈、亲朋故交多年来对老甲先生艺术探索的扶掖与支持。”
老甲自画像 20世纪90年代
《红日》 70cm×69cm 1993年
老甲,本名贾浩义,1936年生于河北遵化,1961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师从卫天霖、张安治、吴冠中诸前辈。毕业当年留校,一年后下放到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主笔六集连环画《艳阳天》并两次入选全国美展。1978年,贾浩义调入北京画院任职业画家,开始大写意表现语汇的开掘,直至1998年10月从北京画院退休。
老甲曾回顾自己的艺术生涯,将这20年称为“专门画画的清福”:“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画,除有些写生还可看,其余皆不成器。原因是想的多,画的少。中国画欠火候,是绝对站不起来的。这道理在不断失败中悟出来是晚了些,但也还管用。后来的作品有了些硬度。”
《草地八月》368x145cm 1991 年
《巾帼英雄》69×69cm 2000年
一直以来,老甲都是当代水墨的有力推动者和实践者,也是一位非常有现代感的艺术家。他“以我法写我心”创作了极具个人面貌的中国画大写意风格,追求强悍、浑厚、博大富于现代意义,世人称“非常大写意”。与传统清秀、典雅及柔弱的水墨画截然不同,老甲的作品不受小情小景小情调的拘束,大片的浓焦墨画构建出阳刚、雄强及浑朴。酣畅的笔墨给人大气磅礴的感觉,更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充分展现了老甲的大气魄、大气场。
《牧马人》 2005年
更可贵的是,老甲虽然经历坎坷,但他始终阳光地看待这个社会。所以他的画都是朝气蓬勃的,充满生活的激情,很有魄力。
1988年秋,老甲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贾浩义画展”,还曾先后在江苏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韩国、新加坡等国内国际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作品全集、中国当代美术、当代中国画集等国家美术师重要史料典册中,出版个人画集多部和作品争鸣集《老甲——画坛内外如是说》,作品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天宽地阔》 2010
1997年,由老甲自行筹资兴建的老甲艺术馆开馆,首展集中展出了他的“浑然天地系列”山水画。贾浩义从1994年开始制作山水画,这批山水画一改原来的毛笔与简约,采用了板刷及满构图。
2021年5月19日下午,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编审车永仁主编的十卷本《老甲大写意全集》在老甲艺术馆展览厅面世,全集重量高达50公斤。正如主编车永仁在首发式上所说,老甲艺术探索顶峰时期,正赶上中国画已走到穷途末路的说法盛行,再加上西方现代艺术、当代艺术思潮纷纷涌入中国,老甲能够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以自己的胆略、气魄,把中国画由传统向当代转化做了大胆实践,取得了很大成就。
老甲的绘画风格一直在创新变化,题材涉及非常广泛,尤其以画马在业界享有盛名。老甲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从人物肖像画转而画马。初衷是为研究中国写意画的笔墨规律,经过多年研究试验,成为了他的重要创作对象。他的大小马只,全部有肥大的身躯、瘦小的马蹄和瘦长的马脸。这样的形象,很容易让人想到汉代画像石或画像砖上马的形象。
《一马当先》 2015
《红霞》 2021
有人评价老甲“为马造像”,而老甲则表示,在他的画里,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匹马,都是一个完整的宇宙。
老甲在随笔中写道:
从艺六十余年,我仍坚持艺术为人生的主张。我不能拯救人生,不能左右人生,但可以有助于人生。我的作品是中国这一段历史的映照。不论马、牛,是山是水,都是对社会的映照。
我努力创造着对人有益的作品,我是这样自信。我在创造着前人未曾这样画的作品,也这样自信。我的画充满力量,或许过于霸悍,强调单纯;或许流于草率,强调运动;或许不那么符合“静态”,强调用笔墨;或许不那么开拓。画得有些糊涂,也许过于“现代”。“不需旁顾”是我的“闲章”。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曾评价老甲:在中国最有个性最有特点的画家当中,不能没有老甲先生。他的画以排山倒海、横扫千军的气势,为一个个画展提气。...老甲先生的成就,还证明了宣纸的胜利,证明了毛笔的胜利,证明中国墨中国水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