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声依旧--金寨师者吴作涛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90267257
本馆由[ 139*****506 ]创建于2017年04月03日

胸怀坦荡,德行天下,一生倾情奉献山村教育事业

发布时间:2017-04-09 11:52:39      发布人: 139*****506

胸怀坦荡,德行天下,一生倾情奉献山村教育事业

★社会评价--关键词

1.【易】禅精竭虑,爱岗敬业;心善似佛,爱护师生;从不媚上欺下,阿于奉承;不畏权势,敢于担当…… 【李】人格、品格高山仰止!为人大气,无私助人,知识渊博;【网友】言于师表,人格魅力征服了所有学子;【田】在铁冲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冯】思想前卫,高屋建瓴;【戴】思想总是紧跟时代步伐;【张】始终站在时代潮头,将传统的精髓与现代的大势完美融合。

3.【网友】铁冲人民的一杆教育大旗;【汪】铁冲教育的先驱者;【冯】铁冲的“教父”,无论哪一方面都影响一代人;【温】铁冲的教育元老、铁冲教育之父;【陈】父老乡亲中的一张名片,金寨教育系统的一面旗帜,所有铁冲校友心目中高大帅气的英雄;【汪】铁冲伟大的教育领袖;【陈】是影响我们几代人做人做事的伟大恩师!【汪】铁冲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是几代学子的追随者和精神支柱;【韩】铁冲人民的骄傲,铁冲文化事业的脊梁。铁冲有了您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您是当代铁冲人最值得敬佩的人!

4.【网友】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叶、柯】一生充满着正能量;【谢】厚德载物;【许】真心真情;【朱】品质卓越,德高望重;【龚】品德高尚,才华横溢;【冯】厚德树人,桃李芬芳;【屈】德高望重,可親可爱;【叶】待学生如亲人,恩泽铁冲,大德永存;【温】无私有远见;【汪】无私敬业;【冯】对社会、学生、家庭的责任感,可谓爱心无限;【李】品德高尚、胸襟博大、高山仰止,知识底蕴宽广而深厚。 

5.【王】教知识,更教做人!【龚】奉献一生成就铁冲教育事业,为铁冲培养了几代人才,精神永存!【张】精神永存,是我们心中的太阳!

 

■ 铁冲中学创始人之一

19699月,金寨县全军公社党委(彼时铁冲与全军为一个公社的两个片区)指派吴作涛和曹可兴两位同志负责创办全军公社第一中学,校址定在原皂河小学(普济坛庙)。当时正处于“文革”初始阶段,“读书无用论”的流毒甚广,两人跑遍铁冲片的10个大队,召来了49名初一学生。103早晨,伴随着第一堂上课的钟声,全军一中即铁冲中学诞生了。

● 创建铁冲初级职业中学,被誉为“职教人”

为了调整农村中等教育结构,加大职业教育比重,经过长期调查研究,吴作涛率决定在原中学基础上创办初级职业技术学校,1989年,铁冲初级职业中学被县教委正式批准为四年制职业初中(全县共3所)。

为了办好职业教育,吴作涛带领教务人员深入各地进行调研、考察,并整合现有实习基地资源,还邀请国家蜜蜂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等蜜蜂养殖教授、专家等作为教学顾问。经过辛苦努力,他创建的“海、陆、空” (即鱼塘、蚕桑、养蜂基地)立体网络式的职教模式取得了成功,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实践道路。该职教模式在全县教育工作大会上专门进行了交流,“海陆空”教学模式从此声名远播。六安地区职教会议随之将铁冲职校作为现场参观点,地区教育局组织与会代表200余人前来参观,认为铁冲职初实现了专业教学和基地实验的完美结合,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一个范本。

通过与职教结缘,学校被评为县和地区职教先进单位,吴作涛被县教委誉为金寨的“职教人”,成为金寨县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

★铁冲实验中学整体搬迁的动议者、主导者、效力者。

2003年开始,在长达3年多的时间里,吴作涛积极谋划、奔走,为中学实现整体搬迁殚精竭虑,奔走呼号,筹资聚力……

○ 动议谋划  200310月的一天,在乡教办供职的吴作涛与时任乡党委王书记围绕中学搬迁进行了整整一个上午的交谈,谋划新校建设事宜,之后,同王书记两人去县计委为中学搬迁争取安排了一个25万元的国债项目,作为前期启动资金。自此,开始了艰难的新校搬迁之路。

□ 化缘筹资  经过多方努力,吴作涛与时任乡党委书记、县外贸局长、中学校长四人前往上海日本领事馆,竭力争取到了日本利民项目65万元作为建校资金。

由于校园搬迁资金缺口大,吴作涛亲自拟写倡议书,号召全乡上下和乡外工作及务工创业的铁冲人捐资建中学,一场乡内外的捐资活动迅速开展起来了。捐款不断向外延伸,吴作涛与时任校长赴上海、去盛泽、到杭州、上合肥及马鞍山等地募捐,还通过电话联系北京、天津、深圳、新疆等地创业有成的铁冲人捐款。经过3个多月的奔走努力,共筹措私人捐助资金达60余万元……

☆ 征地拆迁  20055月,成立了乡中学搬迁领导组,吴作涛为校方负责人,利用自身的人脉关系,不分昼夜,深入校舍征地拆迁户做工作、化解矛盾,积极做好拆迁工作。(建校用地,除了河滩之外,需要征用三个居民组的可耕地与河田;学校后面砌围墙有近10户居民因利益而阻挠。学生宿舍楼的根基做好后,因楼房会遮挡光线,有两户居民要去法院起诉。如果宿舍楼退后10,不仅材料费与工资损失20余万元,更主要的是严重影响学校的整体布局。面对官司,吴作涛数10次登门做工作,同时建议校方让他们承包两处零星工程,从经济上补偿一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成全了最难的动迁事宜。)

◇ 梦圆搬迁  200691,铁冲实验学校实现了整体搬迁,同学们欢呼雀跃地走进了新学校。当听到新校第一堂课钟声敲响的时候,还有不到一年就退休的吴作涛深有感触地说:“如果说参与创办铁冲初中是我实现教书梦的开始,那么为搬迁中学效力则是我留给铁冲的最后一份感情!”

☆ 最后礼物  20164月,吴作涛在身体严重不适的情况下,强忍病痛,坚持起草了“铁冲实验学校搬迁功德碑”碑文。也许,这是他献给钟爱一生教育事业的最后一份礼物!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