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女科学家摔倒去世 同事称其天生做科研的料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97666266
本馆由[ 孝爱天使 ]创建于2016年08月29日

天生做科研的料

发布时间:2016-08-29 10:23:12      发布人: 孝爱天使

1995年,曹书德还在湖北省枝江一中教语文。他记得,赵永芳是3班最拔尖的学生。“有许多男生暗自和她较劲,却常考不过她”。

那届毕业生中,赵永芳以639分的高分,居全校女生第一名,被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录取。

大学四年里,赵永芳各科成绩依旧“领跑”。

在室友冯晓君记忆里,赵永芳最拿手的是数学。“大一期末的高数考试,班上27人,大多是六七十分,她考了九十多。按现在的说法,是真正的学霸”。

当时的武大,学风自由,男生流行看录像带,女生读小说,各类集会也很多。赵永芳却喜欢安静,周末都待在图书馆,读专业书是她的爱好。

大四时,赵永芳被保送到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之后,她又申请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后,还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自然》上发表了三篇文章。

“购物、看show、旅游,不属于她的生活范围”。赵永芳好友熊盛说,在美国时,自己曾硬拽着她逛过一次第五大道,但她并没有表现出购买的欲望。“她的服装风格只固定为两种:有小碎花的衬衫和运动服,淡雅清新。”

在赵永芳看来,专研学术才是有趣的事。每当遇到新问题,她都会兴奋地与同学们讨论,并主动学习新知识。

尽管朋友和导师多次挽留,且11个同班女生全留在了国外,但赵永芳最终选择回国。

在她看来,三十五六岁,正是回国做科研的年纪。

赵永芳入选“青年千人计划”,并被聘为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组组长。2013年她回到研究所,研究室也很快成立。

多位同事描述,赵永芳天生就是做科研的料。科研工作繁琐又枯燥,她却做得得心应手。“天赋之外,若没有一颗对科研的赤子之心,出不了这么出色成果”。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