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委员会副主席黄太兴和夫人毛淑贤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99280768
本馆由[ 黄振南 ]创建于2012年03月22日

悼念黄太兴同志-------回忆与黄太兴同志相处的点点滴滴(上) 作者:杜宝祥

发布时间:2012-06-28 00:19:21      发布人: 黄振南

悼念黄太兴同志

­——回忆与黄太兴同志相处的点点

保祥

 

当我 3 20 日下午 3 时再次去医院看望病重住院的黄老时 , 一进病房门, 却不见一个人影,已是人去房空。此时我就知道黄老病故了随即我到护士站询问值班护士 , 她说黄老于 12 55充分停止了呼吸 , 遗体已运送殡仪馆。对于黄老的去世我并不感到意外 , 因为他得的是不治之症且已年龄高迈。但当真的变成了现实我的思想上感情上还是接受不了眼泪夺眶而出第二天当我随同有关领导去黄老家中进行悼念时在向黄老遗像鞠躬献花的时候眼泪又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脑子一片空白。第三天到殡仪馆参加遗体告别仪式当我走向他那覆盖中国共产党党旗的遗体时当我注视他慈祥的面容时当我向他行三鞠躬礼时眼睛又模糊了心情万分沉痛因为我知道这是永远的告别再也见不到他那慈祥的面容了再也听不到他的谆谆教诲了再也得不到他的关怀和爱护了。

黄老逝世后的这些时间里我的思绪一直不能平静他骑马扬鞭奔驰在青海湖畔的英姿他走遍果洛草原在黄河源头战风雪斗严寒的场景他深入帐房、单位与牧民、职工亲切交谈的身影他围坐在青少年中间向其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一幕幕地在我脑海中浮现。他对党是那样的忠贞不渝对革命是那样的忠心耿耿对工作是那样的孜孜不倦对人民是那样的无比热爱对同志是那样的和蔼可亲。黄老的一生是忠诚于党的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一生。虽然在他的一生中没有豪言壮语留存于世没有更多的英雄壮举可以记载但在他那平凡的工作中却显示出不平凡的业绩在默默无闻中揭示出他伟大的人格。

上世纪50代末到60年代中期我曾跟随黄老一起工作到省上工作以后又经常接触交谈所以要回忆他的事情是很多的。现在只能根据我的经历做一些点点滴滴的回忆以寄托我对黄老的哀思。

 

坎坷经历光荣人生

黄老19197月出生于江西省永丰县一个贫农家庭。家中有父亲、母亲2个哥哥和3个姐姐有土地1.3亩、房子2.5生活十分贫困。当地解放时又分了2亩地4户一头牛和一些小农具但生活改善不大。后来大哥外出未归二哥参加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时牺牲了3个姐姐都已出嫁母亲也早些去世只剩他与父亲相依度日78岁时就割草、放牛10岁时还没有裤子穿家中一年有四个月没有粮食吃父亲外出打短工也顾不住生活后父亲因劳累过度去世在生活无法维持的情况下黄老就到兴国大姐家暂住大姐夫去世后又到三舅家学裁缝1932黄老12岁时报名参加红军乡苏维埃政府说他年纪小、个子低没有批准1933年二次报名参军乡苏维埃政府同意了把他分到红五军团卫生部训练班训练三个月后又分到五军团总医院二所当卫生员。以后就参加了长征几度翻雪山、三次过草地不知打了多少仗吃了多少苦。直到193610月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结束了长征193610黄老所在的红五军团在花家岭与马匪军队打了一仗副军长打伏击时牺牲了黄老也受了伤193612中央要求成立红军西路军五军团的军长仍是董振堂。时隔不久在甘肃临泽县( 离高台总指挥部约有90公里 )与马匪军队打了一仗五军团全被打散黄老负伤后被当地老乡救回家中后马匪军队到处搜查老乡就把他托付给一个小寺院隐藏但仍然避不过马匪的搜捕不久后即被俘被押送到 凉州受审、劳动直到西安事变爆发拟将他们移送到武汉集中营在路过西安时被八路军营救出来。以后就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当通讯员。 193712又被办事处主任玉立人带到鲁迅师范学校学习一年半后先后分到陇东教中学、赤水县三区当青年干事、西北青救会巡视团作巡视员、延川保健药社当司药兼会计19424月起又先后任关中分区青救会宣传科长、马栏镇检查站站长、警卫队指导员、赤水县保安科科员、政保处政保科科员19493月任三原县保安科科长、公安局长。19499月青海解放10月黄老调任西宁市委常委、公安局长 , 后任省公安厅政治处副主19538月海南建州时 , 调任海南州委常委公安处长后提为州委副书记1959 12月又调任果洛州委书记处书记19659月任州委书记。19673月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19729月调到省上先后任省农林局副局长、省体委主任、社队企业局局长、省纪委副书记。19834月至 1987 2月任省政协副主席 , 后离职休养。在黄老的人生旅途中 , 曾遭受两次大的劫难 : 一次是在红军西路军被打散后东躲西藏无处安身被俘之后又吃尽了战俘之苦一次是"文化大革命", 因为他是州委书记是果洛的头号"走资派", 所以造反派对他斗得最凶狠、打得最厉害他多次被打得满头鲜血、腿瘸脚

黄老的一生是坎坷的也是光荣的。但他从不宣讲自己的历史更不炫耀革命的功绩。上述情况还是我在省老干局工作时为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我与有关同志专访他时向我们讲述的。

忠诚于党恪尽职守

调换工作岗位是对每个共产党员严峻的考验。黄老在解放初期从关中平原调往青藏高原从省会城市调往牧区海南后又从条件较好的南州调往自然、生活条件都很差的果洛州每次他都愉快地服从组织调动没有一声怨言不讲一点价钱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服从党的需要听从党的安排的高度党性原则。

黄老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 , 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1958 年下半年牧区的民主改革刚要开始进行时共和县大喇嘛河 ( 现在改为黑马河 ) 的一些牧主头人极力反对 , 并煽动部分群众进行反抗。当黄老 ( 他当时兼任共和县委第一书记 ) 得到这个消息后毫不犹豫地率领县武装部长、公安局长、检察长等领导干部和少部分民警 , 乘马连夜赶到大喇嘛河召开群众大会 , 揭露谣言 , 收缴流窜在社会上的枪支 , 孤立了少数牧主、头人把即将爆发的群体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 维护了社会安定。 对这起事件我亲临其境 , 第一次感受到黄老久经锻炼的军人作风和敢于负责、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时隔不久 , 又听到共和县二十地乡有 25 名僧人和群众 , 在个别牧主、头人的煽动下 , 骑马携枪 , 向西藏方向外逃。黄老即带领部分干部和民警连夜追赶 , 天刚亮时在切吉附近追上他们 , 经过几个小时的思想工作 , 把他们劝了回来 , 这一 群体事件又被平息下来。

1960年初盘踞台湾的蒋介石集团 , 妄图反攻大陆 , 并派出一股经过美国严格训练、配有美式武器装备的特务空投果洛地区。当中央军委通知青海省委并测出大致地域后 , 指示果洛州立即成立反空投指挥部 ,尽快捕获。黄老当时是州委书记处书记,主管政法工作, 所以就由黄老、省公安厅副厅长衣竹林、果洛军分区司令员王其法组成了反空投指挥部 , 黄老任总指挥衣竹林、王其法任副总指挥 , 我们都是指挥部工作人员 o 指挥部成立后 , 即把办公地址放在距离空场不远的玛沁县中心站。当时正值严冬,天寒地冻,我们住的房子在牛粪火熄灭后,冷得厉害, 睡觉连头都不敢伸到外边。进驻中心站后,黄老等指挥部成员连夜召开会议,研究围歼计划,进行兵力部署。黄老作为总指挥,深感责任重大,所以他常常站在地图跟前长时间地思考,直到深夜3点多钟还不睡觉。当我劝他早些休息时,他说抓不 住这伙人我怎么能睡得着!经过半个多月的研究部署,有一天下午4点左右,派出的以打猎为名的侦查人员,骑马来报,说是在中心站西边的山拗里发现了空投特务的绿色帐房。黄老即召集指挥部人员及跟前的一个排的部队,在侦查人员的带领下,骑马直奔空特扎住的那个山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奔驰,到了一座大山跟前, 骑马无法攀登 , 我们就放下马匹 , 持枪步行攀爬。此时的黄老既是指挥员 , 又是一名战士。他的爬山速度比我和其他随行人员都要快得多 , 真象一名冲锋陷阵的勇士。由于空气稀薄 , 我爬的快一点就喘不过气来 , 所以怎么也跟不上黄老。当我爬到山顶时 , 黄老已经冲下山去 , 到了空头特务的跟前。 这时部队的同志也已经赶到 , 将一名进行反抗的空特击毙 , 俘虏 4 , 并连夜带回中心站 , 分头进行审讯 o 这次战斗 , 在黄老的指挥下 , 大获全胜 , 全国驰名。

黄老在果洛州任书记处书记期间 , 主管政法 工作。他对全州的治安形势 , 定期召开会议 , 进行分析研究 , 做到心中有数 , 所以在他主管政法工作期间 , 全州没有发生一起大的治安事件。虽然在当时 " " 的路线指导下 , 捕的人多了一些( 以后都进行了甄别纠正 ) , 但他那认真负责的工 作态度 , 在我脑海里却留下了永久的回忆。

 

 

( 作者系青海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 , 青海省老干部局原局长 )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