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成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00523727
本馆由[ 纪念馆 ]创建于2011年05月14日

蔡遇泉:尚德成同志永远活在我心中

发布时间:2011-05-17 20:24:56      发布人: 纪念馆

      

 

尚 德 成 同 志 永 远 活 在 我 心 中

   蔡   

 

我和尚德成同志从50年代初识,至70年代中期他逝世止,相处20余载,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20年。他是我的良师益友,革命的引路人、入党的介绍人,有恩于我的人。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辉煌的一生,值得现在活着的人和后来人永远怀念的一生。他的业绩很多,因为时间和篇幅关系,我想用德艺双馨、德高望重两句话来评价他。

首先,说德的方面。他人品端正,表里如一,无丝毫虚假。政治上从不跟风,不随波逐流,对党赤胆忠心。对同志无论上级下级或者普通群众,均能坦诚相待,一视同仁。从未听他背后说人坏话。特别是10年浩劫中,他的表现让我刻骨铭心,没齿不忘,一想起来就肃然起敬。不堪回首的文革年代,也是我最倒霉最危难的时候,一夜之间就成了走资派,认定我为标准走资派,批倒批臭不算,还要踏上一只脚,让你永世不得翻身。风云突变,众叛亲离,最信任的人反戈一击,公开声明划清界限;要好的同志怕戴保皇帽,也像躲瘟疫一样回避着。关进小黑屋隔离审查痛苦无助。在如此逆境下,老站长不惧风险,一身正气,敲开小黑屋门交给我一封信。大意是:你不要怕,正义一定战胜邪恶。一些人心怀歹意,想打倒你。我心知肚明,你倒不了。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要挺住,切记······当时,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多么好的同志啊。这是黑暗中的火把,洪涛中的救命树,迷失方向时的罗盘针。在万变不复的年代里能撑下来,无疑是一种无穷的力量。有这样知根知底知情知心人的帮助,太难能可贵了。一个基层干部在暴风骤雨的大气候下,给你指出光明前途,多么伟大正确!

再讲讲老站长艺的方面,更多姿多彩。当时,他堪称农业的行家里手。用现代观点看,其实他也就是地地道道的农业专家,工作上的老黄牛。毛主席老人家制定的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他熟记于胸,运用自如。他深入实际,联系群众,钻研业务,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融汇于科学种田的实际之中。善于用农谚、串话说服教育群众。农民都愿意听他讲技术课。听后没有不服的,都由衷地鼓掌叫好,说没听够,让尚站长再给讲讲。他能受到如此热烈欢迎,充分说明他的确有力度,技术推广得民心顺民意。当时,全县有四个先进站,荒地站是其中之一,他也年年被评为优秀。这对荒地公社乃至于全县的农业技术推广、促进生产发展,是功不可没的。

最后讲讲他的德高望重。老站长很有人缘,口碑好,有人格魅力。据我所知,凡是他所到之处,真的一呼百应,百依百顺,能消除人们心中的疑虑,能化解许多矛盾。因为他和蔼、和气、包容、敦厚并善于与人和睦相处,沟通融合,正好跟目前我党倡导的和谐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合拍、合炉。我们现在做的,老站长在几十年前就身先示范、自觉自愿的做到了,让人五体投地地佩服。

总之,老站长生前的一贯表现和他的光辉业绩,是可钦、可敬、可爱、可学的。他的功德、优秀品质、高尚情操和人格力量,永远铭刻民心、光照后人。

 

 

2011.4.28

 

 

 

蔡遇泉,时任绥中县农业局局长,以后调任锦州市农业局副局长,由锦州市政府办公厅离休;现已年届80岁的耄耋老人。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