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景郑陶令谐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02310908
本馆由[ 158*****965 ]创建于2021年01月01日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致 扬州大学周一平手迹赏析

发布时间:2023-04-06 09:54:47      发布人: 158*****965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致

扬州大学周一平手迹赏析

潘景郑致扬州大学周一平手迹(见插图)10.5cm*7.5cm。便条。

参见“孔夫子旧书网” https://book.kongfz.com/10911/895235855/

人物介绍:

潘景郑原名承弼,生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二日。专研国学,受业章太炎、吴梅等大师,学文学词曲。潘景郑的三位老师章太炎、吴梅、俞粟庐,都是江南宿儒,学问大家。1935年太炎先生在苏州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他被聘为讲师,还负责编辑《制言》杂志。从创刊到结束共六十三期,都由潘景郑具体负责。章太炎去世以后,章夫人汤国梨率门生等在上海办太炎文学院,潘景郑便在此处任教。文学院被汪伪政府强行停办后,潘景郑遂与张元济、叶景葵、顾廷龙诸先生创办合众图书馆。从合众图书馆到上海历史文献馆,潘景郑致力于古籍版本的鉴定,还编了很多专题目录,有《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农艺史料目录》、《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台湾史料目录》等等,有些是他人未涉及的,很有特色。如《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石刻分类目录》,潘景郑首创将石刻分为十六类,既合理又明晰。他自己撰写的《日知录补校(附版本考略)》,全面周到,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本子。上海图书馆为潘景郑展开了更广阔的天地。作为古籍版本学家的潘景郑为所收藏的书籍作鉴定,编制目录。文革后,潘景郑任上海图书馆研究员、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顾问、《词学》编委,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系教授。潘景郑一生可谓著作等身。自著书有:《说文古本再考》、《日知录补校》、《词律校导》、《词选笺注》、《图书金石题跋》、《寄沤剩稿》。编校辑成的有:钱牧斋《绛云辑题跋》、毛晋《汲古阁跋》、沈复粲《鸣野山房书目》、马瀛《金香仙馆书目》等,还与顾廷龙编成《明代版本图录》。辑佚书一百余家,题为《著砚楼佚书》。编印《陟冈楼丛刊》以及继续编辑原潘博山编的《元明诗翰》、《明清画苑尺牍》等。除此之外,他还印行了一些书,如其师章太炎《春秋左传读》、张鸣珂《寒松阁题跋》、龚自珍《定庵续集》、陈骥德《古云屋书画录》等等。1957年,景郑在幼子家武的帮助下,搜辑丛残,编成《著砚楼书跋》,书跋四百零三篇,多为庚辰年(1940)之前所作。
   
潘景郑将余藏善本佳椠,以及清代缙绅录朱卷等献给了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前身)。后又将所存六朝、隋、唐墓志,六朝造像,宋辽金元经幢,汉砖汉瓦百余种,以及唐代井栏的拓片等统统捐赠苏南文管会。而字大如钱的《后山居士文集》则归北京图书馆收藏。

周一平: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嵊州市。中共党员,1977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留校任吴泽教授助教。1986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师从吴泽教授、苏渊雷教授。现为扬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学、政治学等方面研究、教学。已出版《中共党史研究七十年》《中共党史研究的开创者——蔡和森》《毛泽东生平研究七十年》《毛泽东思想研究史稿》《中共党史史学史》、《中共党史文献学》《邓小平生平研究史》、《司马迁史学批评及其理论》(导师为苏渊雷)、《中西文化交汇与王国维学术成就》(与沈茶英合著)、《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与王松合著)、《岁时纪时辞典》(与沈茶英合著)、《新时期创新思想论》(主编)、《江泽民重要思想研究述评》(《一平文库》之一,主编)、《江泽民重要思想研究论著目录》(《一平文库》之一,主编)等并主持中国高校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研究》等。其中《毛泽东生平研究史》获江苏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