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致施蛰存信札欣赏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致施蛰存信札欣赏
潘景郑致施蛰存信札(见图)。由于施蛰存先生的声望,词学研究者多能踊跃供稿,并以其文字在《词学》发表为荣。在施先生盛情邀请下,《词学》编委会集中了海内外词学名家,如享有“一代词宗”之称的夏承焘,词学大家唐圭璋,词坛名流俞平伯、任中敏、张伯驹、潘景郑、黄君坦、钱仲联、宛敏灏、吕贞白、王季思、徐震堮、程千帆、马兴荣、万云骏等,均为《词学》尽心尽力。
人物介绍:
潘景郑(1907年8月10日-2003年11月15日),江苏吴县人。藏书家,版本鉴定家。“宝山楼”藏书的拥有者之一。原名承弼,字寄沤,生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二日,专研国学,受业章太炎、吴梅等大师,学文学词曲。他拜吴梅为师学词。苏州学人结社禊集,当时已成风气。潘景郑以弱冠之年滞迹其间。吴梅于声律谐叶至严,一字之是正,从不轻易放过。他还拜俞粟庐为师学曲。“江南曲圣”俞粟庐为昆曲表演艺术大师俞振飞的父亲,潘景郑师从学曲,并参加道和昆曲社,不但填词制曲,还登台表演,对词典加深了理解,从而成为当代屈指可数的词曲大家。 潘景郑曾任上海图书馆研究员兼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系教授(带博士生)、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顾问、《词学》编委 ,编撰有《词律校导》《词选笺注》 《寄沤勝稿》等诗词出版。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原名施德普,字蛰存,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等,浙江杭州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后转入上海大同大学、震旦大学。1932年起在上海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并从事小说创作,是中国最早的“新感觉派”的代表。1937年起,相继在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大同大学、光华大学、沪江大学等校任教。1952年调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施蛰存博学多才,兼通古今中外,在文学创作、古典文学研究、碑帖研究、外国文学翻译方面均有成绩。施蛰存还被中国翻译协会表彰为匈牙利语、波兰语“资深翻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