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景郑陶令谐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02310908
本馆由[ 158*****965 ]创建于2021年01月01日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旧藏 “张謇致徐乃昌” 笺释赏析

发布时间:2023-04-10 10:44:26      发布人: 158*****965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旧藏

“张謇致徐乃昌” 笺释赏析

“张謇致徐乃昌”信笺(见插图1),潘景郑先生旧藏。

 文:

万昌福解饷人已到否?尚有八百,拟汇上裕可否?实缺知县捐升同知、直隶州、知府、道员(候选)捐数若〔干〕?买票若干?加离任若干?(何处即有部照,何处咨部,可速。)并祈查明赐鉴,感荷感荷!

謇①顿首

徐大人

《日知录》奉缴。

 

钤:景郑持赠

 

潘景郑题记(见插图2

     此南通张季直致徐积余手札一通。季直以鼎甲改营商务闻名,晚清经商界知名人物也。辛亥后即拥项城,为世所诟,小醇大疵,固无论矣。惟其书法自具创格,早有尺幅兼金之重。积余当时颇与显宦周旋。予所得其遗札甚多,交游之广具见一斑。此札乃及捐选知府事,惜不详为谁筹措耳。今检奉逸翁,可当补白否。

潘景郑

长袖翩翩锦绣才。大生创业巧安排。风流韵事费疑猜。  

留得书名重片楮,漫看九录跻群侪。玷瑕剧美亦堪哀。

调寄《浣溪沙》。

己未十月十七日,寄沤呈稿

 

钤:己未七三翁、景郑题痕、寄沤倚声、荥阳宗老

 

相关人物介绍:

①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季子,别署啬庵、啬叟、啬公,江苏南通人。光绪二十年(1894)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清末曾任江苏咨议局议长,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后弃官,冀以实业兴国,创办多所工厂、学校及慈善机构。

 

  释:

   万昌福是晚清民国时期江苏南通的一所钱庄,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时,曾与此钱庄合作。光绪二十三年(1897)《大生纱厂重订集股章程》载:“一议在通州西门外唐家闸地方创建大生纱丝厂,由商集银五十万两,官购机器一副,计银五十万两,合成股本银一百万两。……凡各绅商愿入股者,一在上海新北门外本账房,一在通州万昌福钱庄,自本厂登报开办之日起,以半年为期,期满截止。”纱厂名为“大生”,取自《易经》中“天地之大德曰生”之意。

张謇昆仲五人,行四,与三兄张詧感情最为深厚,张謇初创大生纱厂急需帮助时,张詧仕途正好,却急流勇退,辞官归里,担任大生纱厂协理,掌管银钱帐户事务,之后又协助张謇兴办各种实业。张詧、张謇皆与徐乃昌交厚,张詧与徐乃昌还是儿女亲家,张詧四子张敬礼所娶为徐乃昌爱女徐姮。

《张謇日记》光绪二十三年(1897)五月五日记:“聚卿、积余、苕生招同缪小山、谭复生、杨仁山、郑太夷、邓熙止、顾石公观水嬉秦淮。”此为日记中首次出现徐乃昌名字,然此次聚会并非二人首次见面,是日张謇有诗作:“去年独向润州回,高会重逢此日开。”说明此前两人已经见过。张謇年长徐乃昌十五岁,是年张謇四十四岁,已中状元三年,而徐乃昌仅二十九岁,宦名未显。然是日聚会者中,刘世珩为徐乃昌内弟,喜藏书刻书,缪荃孙与与他们虽无姻亲,亦喜藏书刻书,徐乃昌更是藏书刻书之大家,此札末尾又有“《日知录》奉缴”五字,乃是张謇向徐乃昌归还借书,而缪荃孙《艺风老人日记》是年所载,多有徐乃昌购书、赠书之事,可见此日聚会实是书友之聚会。

潘老倚声中“风流韵事费疑猜”,指张謇与沈寿事。沈寿乃刺绣大师,原名沈雪芝,苏州人氏,因所绣深得慈禧赞赏,亲书“福”“寿”二字赐下,故更名“沈寿”,晚署雪宦。民国三年(1914),张謇在南通创办女红传习所,聘沈寿任所长兼教习,又由沈寿口授、张謇笔录成《雪宦绣谱》。两人惺惺相惜,当时即有情事相传。《民国人物小传》载,沈寿夫余觉愤而撰《余觉沈寿夫妇痛史》印行,又于门首书联:“佛云不可说不可说,子曰如之何如之何。”张謇为息事宁人,为余觉置妾置业,所费不菲。

参见《著砚楼清人书札题记笺释https://read.douban.com/ebook/131599823/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