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旧藏 “杨伯润致许仁沐” 笺释赏析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旧藏
“杨伯润致许仁沐” 笺释赏析
“杨伯润致许仁沐”信笺(见插图1),潘景郑先生旧藏。
释 文:
壬伯①仁弟大人阁下:
花朝一叙甚乐,别后又五十日矣。吾弟吉期在即,联对一副,聊补高斋之壁,故不书寻常套语也,草此即贺
大吉。
愚兄伯润②顿首
联款上错误一字,弟之学问足以当之,呵呵。
四月朔
钤:景郑持赠
潘景郑题记(见插图2):
画家杨伯润手札,为昔年拟补先兄《画苑尺牍》而收得者。按伯润字佩甫,一字南湖,别署茶禅,嘉兴人。父韵,工书画,藏名迹甚多。伯润幼承家学,临古不辍,遂得成名。清咸丰中避难至沪,鬻画养母。其画初尚浓厚,渐归平澹雅秀之气,书学颜米,秀骨天成,又工诗,著有《南湖草堂集》八卷、《语石斋画识》二卷。殁于沪上,年七十五,曾任豫园书画善会会长。子起诚亦能画,年未五十即卒。杨氏三世俱擅六法,惟伯润画名最著,遗墨流传亦较多。余曾得其所绘扇箑,笔致幽远,当为晚年所作。惜笈藏晚清书画家扇面二三百帧,均失诸戊申之厄,已不复可踪迹矣。此手札于丛残中检得,夙愿画家尺牍之补,衰年已不克偿,即奉吾逸梅翁藏弆,聊补海上遗献可焉。
庚申正月,潘景郑记
海上墨林多,检点疏星在。三世丹青迹鸿泥,犹见南湖彩。
片羽賸残囊,一粟留沧海。收入铜瓶纸帐稳,长护宜心快。
调寄《卜算子》奉正。
寄沤词人呈稿
钤:景郑题痕、景郑倚声、庚申七四翁
相关人物介绍:
① 许仁沐(1842—1899),原名仁杰,字公梁,号东博,更字子涵,号壬伯、庸斋,浙江海宁人。同治四年(1865)举人,曾任分水教谕,补常山训导,后改平湖教谕。著有《觉今庵方录》《迟春阁文稿》《宝砚堂诗稿》《洁庐词稿》等。
② 杨璐(1837—1911),原名佩夫,一作佩甫,字伯润,号茶禅,别署南湖外史,浙江嘉兴人。晚清书画家,擅山水、行草,流寓沪上,卖画养母,曾任豫园书画善会会长。著有《南湖草堂集》《语石斋画识》。
笺 释:
潘承厚曾辑《明清画苑尺牍》,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影印出版,收录明清两朝247位书画家尺牍,均为潘承厚所藏。潘景郑曾有意续补此书,故多方收集画家尺牍,此其一也。
杨伯润名璐,以字行。其妻袁华字缦华,工诗善绘,有《缦华楼诗钞》,中多夫妇联句及唱和之作,尤以落帆亭两度联句,最令人羡。王韬《瀛壖杂志》论及沪上书画之家,有诗咏杨伯润:“佩父于今杨补之,画专山水重当时。偶将余技酬知己,落纸云烟自制诗。”海上名家吴昌硕亦有多首诗作咏杨伯润,其中《十二友诗》中“杨南湖伯润”诗云:“南湖水浸烟雨楼,不能归去南湖愁。奇书下酒见表眼,一官入世将白头。句句诗吟海上雪,山山画出云间秋。何日与君脱尘网,去买钓艇披羊裘。”
天津文美斋南纸店曾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石印出版杨伯润《语石斋画谱》,颇受好评。宣统三年(1911),文美斋又出版张兆祥所绘《百花诗笺谱》,成为一时风雅之物,嗣后又出版不少自制笺纸,不少名家都曾为文美斋创作笺样,如钱慧安、沈心梅、黄花农等,杨伯润亦在其中。此札为杨伯润致许仁沐者,所用笺纸图案为杨伯润所绘,内容为野渡、水榭及远树,或亦为文美斋所制。
潘老题记中所称“豫园书画善会”又名“邑庙豫园书画善会”,发起人为姚鸿、黄俊、汪琨,创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二月,会址设于豫园九曲桥荷花池南侧的得月楼笺扇店旧址楼上。该会发布《上海书画善会合作润例并附章程》规定:“拟定所收之润,半归会中,半归作者。如遇指名专件,仍照各人自有润例,概归本人,与会无涉。”归于善会的部分润例则存庄收息,遇有善举,公议酌拨,夏令施药,冬季施米,故有“善会”之称。先后入此会者近二百人,前后活动时间近四十年。
潘老题记中对于杨伯润之简介出自杨逸《海上墨林》,杨逸亦书画善会的主要成员之一,该书最早由书画善会的第二任会长高邕审定并出资出版发行,后经两次增补,由豫园书画善会第三次重印时,改名为《增补海上墨林》。
宣统二年(1910)花朝时,豫园书画善会假斜桥西园举办书画展,并以义卖形式发售“广善券”募集善款,杨伯润亦有作品参与此事。唯此花朝并非札中杨伯润与许仁沐“一叙甚乐”之花朝,盖此时许仁沐已驾鹤有年。
参见《著砚楼清人书札题记笺释》(https://read.douban.com/ebook/131599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