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光华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70859
本馆由[ g9dsa ]创建于2009年12月01日

我的生命激情飞翔(抗震救灾英雄谱)

发布时间:2011-02-22 14:28:25      发布人: g9dsa

  打开电脑,进入空勤机械师王怀远的女儿王爽的QQ空间,粉色的卡通异常可爱。然而,6月3日的一篇日志,让人的心情从粉色的世界里徒然跌落,灰暗袭来……

  她写道:

  “爸爸,你在哪儿呢?小时候每次捉迷藏我都不肯认输,但这次我认输咯,所以你也不要再藏了,快回来噢……” 

  17岁的女儿想用小小的任性,唤回父亲。

  (一)

  这次灾难中,邱光华家中的房屋尽数被毁,年近80岁的父母住进了窝棚——这是地震发生4天之后,邱光华才得知的消息。

  但是后来,当他得知一个堂弟捡了一顶从他飞机上投下的救灾帐篷时,立刻打电话给家里:“把帐篷上交,让给更需要它的人。”

  其实,从大地震发生当天起,邱光华就曾多次飞过家乡上空。一次抢运伤员时,机降点距家不足800米,在等待升空的间隙,他仍然没有离机回家。

  当直升机飞越满目疮痍的故乡,邱光华的眼中是否有泪?当他的机组从灾区接出一批又一批伤员,他是否在人群中寻找过白发的双亲?

  邱光华的儿子邱峰也在陆航团工作,任汽车修理所副所长,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主要担负物资输送的任务,他经常搭乘直升机到灾区投放救灾物资,转运伤员。5月23日,他要搭乘的直升机正好由父亲驾驶,在完成了必要的准备工作和交接仪式后,副驾驶李月开他们的玩笑:“哎哟,这不是上阵父子兵吗?”机组成员都笑了起来。

  失事机组成了团长余志荣永远的痛。他曾经在睡梦中看到,一道阳光射破云层,邱光华机组驾着战鹰从云缝中凯旋。半夜醒来,泪湿衣襟,梦碎心也碎。

  (二)

  坐在副驾驶位置的李月,一个诗一般的年轻人,一如他的名字。除了飞行,他最大的爱好是摄影,电脑里存满了各类自然风光和城市表情的照片,拍得很文艺、很幻想。他还喜欢摆弄电脑,玩游戏,在虚拟世界里依然是一名钢铁战士。

  像所有“80后”城市里的孩子一样,李月完全懂得如何享受生活。只要有空闲,他便和朋友、爱人一起打保龄球、玩扑克、K歌。

  李月是家中独子,今年初刚刚领了结婚证的他还没有来得及举办婚礼,就投入了抗雪救灾工作。随后纷至而来的任务,让婚礼一次又一次推迟。李月和汪玉是青梅竹马的玩伴,高中同学,读大学的时候,两人相爱了,所有人都说,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见过他们的朋友,都戏称他们为连体夫妻,走到哪里都紧紧依偎,低低私语,新婚燕尔,羡煞旁人。

  旅行结婚,是李月最初的想法。他想用镜头,在名山大川的背景里留下最美的蜜月记忆。如今,新郎和摄影师,却永远缺席了。

  (三)

  团里的年轻人都喜欢称呼王怀远“王大爷”,可见其人威望和影响。听到“王大爷”遇难的刹那,很多战士忍不住抱头痛哭。

  5月12日当晚,部队转入帐篷内休息,王怀远把床铺让给来部队避震的战友家属,抱上铺盖卷住到了作战值班室里。“没事,1988年云南大地震我都见过了,不怕,震凶了哨兵晓得喊我!”说完便转身呼呼睡去。

  5月31日的上午,飞行待命的王怀远看到修理厂一名新战士搬运救灾物资,汗流浃背、满脸尘土,便掏出一块手绢递给他,让他休息一下,擦把汗。“我都洗干净了,准备晚上还给他的,可是……”说着,这名战士再次泣不成声。

  繁忙的工作,让王怀远无暇顾家。妻子先是随军,后来辞去教师工作,全力照顾丈夫和明年就要参加高考的女儿。经济适用房刚刚装修完,现在每月还着一笔数目不小的贷款……

  王怀远有个弟弟患有腿疾,行动不便,他承诺执行完这次任务后,就带弟弟到成都最好的医院接受治疗。但是,这已经是再也无法兑现的承诺。

  还有几年就能退休的王怀远,早已替自己的退休生活做好了安排——回泸县老家,种橘子。

  他常常说,农民的儿子,不能离开土地……

  正是为了这片挚爱的土地,734机组献出了一切。

  正是为了这片挚爱的土地,他们的战友又驾驶着雄鹰飞向了蓝天……

  (四)

  见过陈林女儿的人都说:“那个小宝贝啊,实在太可爱了。”

  卷卷的头发,白皙的皮肤,胖乎乎的小手,娇滴滴的声音,刚刚学会说:爸爸!飞机!

  对刚刚满1周岁的女儿,陈林有太多的爱还没有表达。部队任务多、飞行任务重,一直没来得及好好给小宝贝过1周岁生日。在执行任务临别前,他搂着可爱的小家伙说:“等爸爸回来,一定给你买一个大蛋糕。”

  或许是自己有个女儿的缘故,陈林对灾区的小孩特别关注。在茂县,直升机上已经救上来16名病员。随后直升机启动,登机梯收起,陈林从驾驶舱窗口看到两名受轻伤发高烧的儿童在哭泣,便打开货舱门,跳下直升机,将两名儿童抱了上来,当时根据防疫规定,机组人员不得与伤病员接触,可陈林没有想那么多,他先想到了救人。

  地震发生后,陆航团在操场为飞行员家属搭建了避灾帐篷。陈林却坚决不让妻子来队:“团里这么忙,不要添麻烦了!”

  5月30日11时,妻子带着刚满周岁的女儿来队看望已经半个多月没有见面的陈林,谁也没有想到,这就是夫妻、父女的最后一面……

  (五)

  向张鹏所在连队的官兵们询问他的生前事,几乎没有人能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战友们说,张鹏不爱说话。

  这个23岁的战士,遇难机组中最年轻的一员,实在是太普通了。

  黑白遗照上,张鹏抿着嘴在笑,仿佛帮他拍证件照的战友说了什么逗乐的话。他有没有女朋友?他平时有什么爱好?远在山东的父母是否知道他一次次飞往灾区?

  家在农村的他,花钱特别“抠”,去年过年的时候上街买回一双新皮鞋,兴奋得像个小孩,擦了又擦,总舍不得穿。

  他只是众多搬运物资和转运伤员的战士之一,他在忙碌的凤凰山机场满场地跑。看到哪需要人手就去帮忙,看到哪架满载物资的直升机即将起飞,就一个箭步跳上去。他是那么不起眼,以至于直到飞机失事消息传来、部队清点人数,人们才知道,张鹏上了那架再也没有回来的734直升机。

  这位自齐鲁大地到天府之国从军的战士一定知道,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全中国的心,都和四川连在了一起……

  陆航团管理股管理员高跃说,地震后一天晚上,张鹏突然冒出一句:“我想收养一个孤儿。”

  灾难,让这个长着娃娃脸、几天前还在为没能跟明星合上影而沮丧的男孩,长大了。

  5名战友虽然离去了,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正激励着这个团的官兵,全力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