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扬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18848279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6月24日

胡明扬先生生平

发布时间:2011-06-24 11:14:44      发布人: 一米阳光

胡明扬先生,1925年农历329日生于浙江海盐县通元镇东南浦漾胡家场东场。1932年就读于浙江硖石紫薇小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公立小学停办,1938-1939年在硖石费氏私塾攻读国学基础。1939年秋随家人迁往上海,先后就读于松江高级中学、晓光中学、南光中学、会文中学。自1943年起,在上海报刊上发表散文、新诗等文学作品。1944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主修西洋文学,副修中文;1948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蒋反美学生运动。

19492月至5月,在南京苏联驻华大使馆新闻处工作。南京解放后,到南京军管会外侨事务处工作;到职后由外侨事务处处长黄华派往镇江前线“紫石英”谈判小组担任翻译,参加中英关于“紫石英”号的谈判;谈判结束后回外侨事务处社团组工作。19502月调北京外交部秘书处编译科担任外交翻译工作。

19527月调入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外国语教研室从事英语教学,不久任英语教研组副组长;1955年转入新闻系外国语教研室,任英文组组长。在吴玉章校长的支持下,在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吕叔湘先生的指导下,很快进入语言学界并出席全国性学术会议,参与语言学界重大活动。从1955年起,开始发表汉语方言、语言学、汉语语法等方面的论文。1960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先在外语教研室任教,任英文组组长,后入语言学教研室主持教研工作,主要致力于汉语研究。

1970年到江西省余江县中国人民大学“五七干校”劳动。1972-1978年,转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当时隶属北京师范大学)工作,从事中国和俄罗斯关系史以及明清西方天主教来华传教士活动的研究。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回语言文学系任语言学教研室主任,后兼任语文写作教研室主任、对外汉语教研室主任,并担任校、系学术委员会委员。1979年评为副教授。198411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到英国杜伦大学、伦敦百科大学、布列斯托尔大学以及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东方语言研究所进行访问并讲学。1985年,受教育部指派参加“中美杰出学者交流计划”,应美国全国科学院邀请到美国哈佛大学等9所大学讲学。1986年评为教授。

19865月,任中国人民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筹备组组长,中心成立后曾主持中心工作。1987年受教育部指派任中国语言学家代表团团长,赴德国柏林参加第14届国际语言学家大会。1987年和1988年连获两届北京市“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离休后,仍继续从事语言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的工作。

1980年北京市语言学会成立起,相继担任北京市语言学会常务副会长(1980-1997)、会长(1997-2000)、名誉会长(2000-至今)。1986-1989年任北京市语言理论研究会会长;1992-1996年任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1991-1998年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此外,还担任武汉华中理工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以及其他单位多种学术职务。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