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的葬礼
梅艳芳的出殡仪式在香港隆重举行,殡仪馆中,竖立着阿梅的黑白巨幅照片,她原先手中的香烟已经由电脑去掉,只剩下了一个停留在空中的手势,这和当初张国荣的遗像如出一辙。而接受人们最后告别的阿梅则身穿朴素洁白的中式旗袍,外披具有西洋风格的纱质披风,犹如新娘一般,在她最后的一天里,这身服装弥补了她一生的遗憾。告别仪式后,阿梅的遗体被送往哥连臣角火葬场进行火化。
从北角香港殡仪馆,到柴湾歌连臣角火化场,一路肃立人群,空气哀凝。
无以数计的香港民众,以及来自内地、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歌迷,早早沿途黯然会集,陪护著名香港艺人梅艳芳走完最后一程,向心目中喜爱和尊重的“梅姐”作最后告别。
电视镜头从地面到空中,将这一场景变成了舞台。在这巨大而空寂的舞台上,主角已经谢幕安息,忠实的观众在回忆她动人的歌舞的同时,品味她更为精彩的人生“台词”。
歌如其人,其人如歌。这位出身寒苦,4岁登台养家的艺术天才,不仅用生命演绎着艺术,在艺术舞台上创造了辉煌,同时实践着人生的追求与境界,拓展出了超越艺术的更为广大的舞台,获得了“香港的女儿”的亲切赞誉。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评价:“她是典型的香港成功例子。”
香港群星送别一代歌后
2004年12日上午11时,梅艳芳遗体告别仪式在香港殡仪馆举行,香港娱乐圈的所有明星几乎全部出动,来送这位一代天后最后的一程,其中包括谭咏麟、成龙、梁朝伟、刘嘉玲、曾志伟、林青霞、林忆莲、张柏芝、谢霆锋、陈慧琳、郑秀文、许志安、谢贤、近藤真彦等等。告别仪式上,阿梅生前好友刘培基等人发表了悼念词。12时50分,灵车从殡仪馆后门缓缓开出,用了约30秒时间从众多记者及歌迷面前驶过,随后开往哥连臣角火葬场火化。
从早上8点钟开始即有歌迷来到现场等候目睹天后最后一面,歌迷与市民挤满了殡仪馆外的马路两侧,他们苦候数小时,只为目睹灵车驶过的几秒钟,向梅艳芳遗体挥手永别。虽然前天的公祭已有6000-7000人参加,但歌迷影迷仍然不愿放过与阿梅见最后一面的机会。记者于约10点钟到达现场时,已看到马路两侧站满了人群。
最后化妆高贵安详
据知情人士介绍,梅艳芳最后的化妆十分高贵安详:她身穿好友刘培基设计的象牙色丝质竖领长裙晚装,领口系上蝴蝶结;佩戴金色直短假发;抹上淡金色眼影、淡红色胭脂和香槟色唇膏。棺木则是价值三十多万港币的咖啡色西式棺材。虽然治丧委员会依据阿梅的宗教传统一再强调亲友悼念时不要过分悲伤,以免让她对尘世有所留恋而迟登极乐,但在告别仪式上,依然弥漫沉重哀伤的气息。刘培基、伦永亮的悼词中充满个人感怀,惹人神伤。
不过在梅艳芳葬礼前她的两个最疼爱的外甥终于出现,并送她最后一程,也算是梅艳芳此生无憾。三年前,梅艳芳的姐姐梅爱芳也因子宫颈癌去世,留下两个儿子。梅艳芳的姐夫潘立德和梅妈妈因在梅爱芳的治疗方法上有矛盾而闹翻,在梅爱芳去世后将两名儿子带走,从此没有音信,梅艳芳生前想尽办法也找不到两个外甥。
白色玫瑰铺满灵车
中午12时50分,载有梅艳芳遗体的灵车从香港殡仪馆后门缓缓开出,灵车的布置与去年张国荣告别礼上的那辆极其类似,都是以白玫瑰铺满车体。
所不同的是,去年哥哥的灵车驶出的速度极快,基本上在5秒之内已经从人们视线中离开,而梅艳芳的灵车在记者与歌影迷站立等候的路段一直以慢速行驶,正因如此,阿梅的灵车开出时记者秩序较好,没有因为抢拍灵车而出现混乱。
在灵车开出前,进馆奠祭梅艳芳的明星们鱼贯出场,坐上事先准备好的三辆大巴离去,其中当林青霞走过时,对面马路有一位来自台湾的女性影迷大喊:“林青霞,你好吗?我是从台湾过来的!”许多Fans知道梅姐的灵车即将开出,情绪开始激动,随着后门口的保安数完“一、二、三”后,闸门上的幕布拉开,素白的灵车出现在门口,此时部分Fans控制不住情绪开始招手并哭泣,但他们的确遵循劝告,没有呼喊梅艳芳的名字。
灵车随后驶往哥连臣角火葬场,进行遗体火化。同时,在铜锣湾富豪酒店举行了“英雄宴”(即解秽酒)。大批记者赶往现场,在酒店门口守候,但久久不见众明星身影。后来得知他们已从停车场旁边的一个通道直接进入酒店。众记者由于漏过这一重要场面而乱成一团,许多人认为酒店做此安排令他们难以完成工作任务,愤怒之下背着梯子冲入酒店内部拿起相机拍摄,不过也并未能拍到赴宴的明星,最终悻悻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