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力之同志逝世
赵力之,原名赵继祯,曾用名赵一。1915年10月12日出生于山西省介休县板峪村一个农民家庭。1936年在汾阳铭义中学读书期间,接受牺牲救国同盟会的影响,萌生了强烈的爱国热情,积极参加青年学生的民主抗日救亡活动,揭露蒋介石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主张。1938年2月参加山西省抗日游击第五支队,正式走上革命道路,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介休县三区牺盟会秘书,介休县政府铁北办事处主任,中共介休县铁北中心区委书记兼游击队长,介休县抗日政府公安局长,平遥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游击大队队长;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太岳区岳北专署公安分局局长,中共岳北地委社会部副部长,平遥县委书记兼游击大队政委,晋中区三地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太原区三地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等职。1949年4月太原解放后,曾任中共榆次地委委员兼办公室主任、地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太原市委省营工厂党委会书记,太原市二区区委书记,太原市委常委、工业部部长,太原市委书记处书记等。“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残酷迫害,关入监狱达三年之久,但他的信念没有动摇。1970年2月恢复工作后,任太原市革命委员会生产组副组长,同年7月调到大同市工作,历任大同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大同市委副书记,大同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市委书记兼武装部第一政委等。粉碎“四人帮”后,于1977年3月任省革委会副主任,1978年3月在山西省第四次党代表大会上被选为省委常委,其间仍兼任大同市委书记兼市武装部第一政委;1979年12月,在省五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在国难当头的时代,赵力之同志由一个爱国青年成长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1937年七七事变,日寇全面侵华,在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赵力之同志毅然走出家门,抛家纾难,奔赴抗日救亡前线。在党的领导下,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在介休、平遥创建党组织,组建游击队,开辟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民主革命,改造旧政府,建设新政权,实行减租减息,进行土地改革,配合和支援正规部队作战。在极端艰苦的斗争中,他勇敢战斗,不怕牺牲,只身潜入敌营,当场击毙日寇,威震敌占区,被群众誉为太岳区文武双全、善于打仗的县长,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赵力之同志根据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决定,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由农村转入城市,他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转过来,钻进去,虚心学习,从头做起,熟悉新情况,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他经常深入基层,用很大精力进行调查研究,同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广交朋友,促膝谈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他关心工人群众的生活,关心知识分子的待遇。他针对工业生产中在不同时期出现的主要问题,狠抓产品质量的提高,狠抓企业经营管理的整顿,狠抓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一步一步地把工作推向前进。他在太原,20年如一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业建设中去,为太原市的工业恢复改造、组建发展、完成苏联援建工业项目,殚精竭虑,耗尽心血,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1970年到大同工作后,排除各种干扰破坏,积极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全面整顿的方针,大力抓紧煤、电生产和工业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击铁路运煤,保证了京、津、沪的煤炭需要,为支援全国经济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整个形势极端混乱的情况下,能在大同打开局面,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该上的上,该建的建,该补的补,使全市工业出现新的面貌,这是很不容易的。1979年调回省里工作后,任省委常委、副省长,分管全省的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并兼任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省农业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期间,他积极响应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山西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他走遍全省各市县,深入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提倡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培育树立各种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积极探索发展农业的新路子,为全省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83年,赵力之同志积极响应中央号召,退出省委、省政府领导岗位,实现新老交替,并主动提出申请,经中央批准,于1985年离职休养。赵力之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仍然不断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支持新班子的工作,并多次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写出调查报告,反映情况,建言献策,受到好评。与此同时,与太岳区老同志和省党史办的同志一起采访、征集、编写党史资料,完成了太岳区党史资料的出版工作。他年届90高龄,讲述自己一生走过的革命道路,有认识,有体会,有经验,有教训,不贪功,不讳过,实实在在,客观公正地反映史实,完成了《赵力之自述》一书,并于2005年7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一生。他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出生入死、临危不惧、百折不挠、无私无畏,历经艰险而坚贞不屈,屡遭磨难而奋斗不止,他爱憎分明、耿直不阿,勤政廉洁、严于自律,谦虚谨慎、襟怀坦白,真诚待人、团结同志。他顾大局,识大体,守纪律,不求名,不图利,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本色,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赵力之同志把毕生的精力无私地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是我省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党的好干部,人民群众的好公仆。正如原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王谦同志为《赵力之自述》一书题词:“在生和死的斗争中他的腰没有弯,血和火把他锤炼成一个真共产党员。”这是对赵力之同志一生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
赵力之同志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