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战斗牺牲烈士汪海洋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29252661
本馆由[ 明镜大师 ]创建于2017年09月23日

探访英雄父母汪幸清和母亲李翠莲,不为人知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7-09-23 09:18:57      发布人: 明镜大师

当戍边的烽烟退却之后,人们会刻下记忆的年轮,当映山红盛开的时候,战友们会萌发追思的心愿。从死神阴影中走出来的士兵,最知道和平的代价。在Q林弹雨中活下来的士兵,最明白生命的价值。

多年后,我到安徽走访,在战友杨伟荣和王军义的陪同下,到烈士汪海洋家看望,见到了烈士的父亲汪幸清和母亲李翠莲。汪海洋的父亲曾当过乡村医生,已退休,汪海洋家中还有大姐汪海霞,二弟汪茂礼,三弟汪海涛和小妹汪海燕。

两位老人一直保存着海洋所有的遗物,是对儿子的无尽怀念。随着岁月的流逝,心灵的创伤渐渐抚平。我很理解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谈起儿子汪海洋,两位老人悲怆地诉说着当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情形。

海洋的姐姐海霞说,当弟弟在前线牺牲的噩耗传来时,犹如晴天霹雳,我理解爸爸内心的哀痛,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但是妈妈瞬间泪雨滂沱,旋即昏倒,几次昏厥醒来后,撕心裂肺地嚎啕大哭。我至今无法忘记。母亲怎么也不相信,她心爱的儿子就这样离开了她,永远地走了。人们常说,中年丧子是人生的一大不幸,尽管父母亲从弟弟当兵的那一天起就有思想准备,只是这个打击实在是来得太突然了,让他们有些猝不及防。夜阑人静的时候,面对着茫茫夜空,他们心中阵阵地疼,疼得几乎让自己喘不过气来。时间可以让人忘掉痛苦,但是不能抹去我们的思念,我无法忘记弟弟的音容笑貌。他没来得及找个女朋友,结婚生子,生命就永远定格在20岁。亲人们怎么都无法接受这残酷的现实。就是接到部队送来的遗物及发放的烈士证书,仍然感觉是上苍给我们开的一个有些过分的玩笑。在海洋牺牲的几年中,家人仍期盼有一天,海洋能奇迹般地出现在亲人的视觉中。爸爸妈妈因牵挂海洋常常以泪洗面,兄弟姐妹因思念海洋而望眼欲穿,侄儿侄女因没能见上海洋叔叔的面而倍感失落。每到春节,父母都会准备一套碗筷,希望海洋能吃到家乡的节日饭菜;每到清明,兄弟姐妹都会摆上供品,烧香悼念;每到端午,父母都会供上香喷喷的粽子,盼他回来品尝;每到中秋,父母都会摆上甜甜的月饼,盼他回家团圆……每当看到当年幸存的战友,妈妈就做梦都盼望儿子能回到她的身边;每当看到同龄人儿孙满堂,妈妈就会垂泪念叨海洋要是活着也该生儿育女了;每当看到别人的儿子孝顺能干时,也会想起海洋如果活着该有多好。

谁能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时,父母所发出的心灵滴血之声。

大姐海霞拿出海洋写给家里的最后一封信,信纸已经发黄,字迹有点模糊不清。她告诉我说,每次看信,就哭一次,总觉得弟弟没有死,不知哪天还能回来。战争夺去了弟弟年轻的生命,弟弟没能为父母尽孝,父母却为他痛苦了一辈子。

大姐海霞说,每当万家团圆时,母亲总是对着祖国的西南方向痴痴地遥望,没有人知道母亲心里对整个世界在诉说着什么。父亲总是斟满一杯酒,给长眠南疆的儿子祭奠。母亲的心里总存有一个幻想,觉得海洋什么时候还能回来。无论平时还是在梦中,她总是常常听到门口有人喊“妈妈”,老人家就忙着去开门,然而门口却是空空如也。因此家里从来不插门,就是她不愿相信自己的儿子真的已经牺牲,幻想或许那一天,海洋能半夜三更回到家里。老人如此做法,或许还能让她体味到儿子的气息,依然相信她的好儿子不曾离去。全家对海洋的思念之情、怀念之心溢于言表。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