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汪海洋牺牲在进攻395高地的战斗中...
在进攻395高地的战斗中,战士汪海洋、曹阳秋和童培友组成的前方搜索组,越过各种障碍向敌冲击。在距离高地约十米处,不幸被越军发现。于是越军从高地向下投出了数枚shou'lei。敌方投出的shoulei击中了曹阳秋的左肩,汪海洋看到战友受伤,立即转身为曹阳秋包扎。
汪海洋在为曹阳秋包扎的过程中,敌人的一颗shou'lei在小汪的身边baozha。他从血泊里爬了起来,端起qiang向敌人猛扫。被暗洞中不断投出的SL炸伤。他的背部被炸开,超过年龄数倍的弹片嵌进了他的躯体,他扑通一声倒了下去。
战士李庆轩看到鲜血直流的汪海洋,立即为汪海洋处理伤口。然而不幸的是李庆轩中弹牺牲,此时作战正在继续……
战斗中因双方炮火封锁,条件限制,无法及时送他下山救治。待到下午战斗结束时,军工赶来将奄奄一息的汪海洋扶上担架。他在被抬离阵地时,还能与战友进行简单的交流。据说在运送途中因喝了几口水(听医护人员讲受伤后失血过多是不能喝水的),战友们用了两个急救包都没法堵住他背部的血液汹涌,遗憾的是汪海洋因失血过多,牺牲在回撤途中。
我蹒跚着来到了汪海洋的身旁,他安静地躺在担架上,缠在腰间的止血带并没阻止住鲜血的外流,破碎的军服就如飘零的飞絮,我的心在颤抖。战争的血腥和残酷就像一幅永恒的油画雕刻在我的脑海里。在抬送汪海洋的担架里,全是血,他的身体因失血过多而苍白。他幼嫩的身体带着那么多的弹片,我们用水清洗他的身体,用毛巾擦干净,把伤口缝合,可只能清除他遗体表面的弹片,却无法清净体内的弹片。尽管他的面孔变成黑褐色,我怎么也不会忘记他的音容笑貌。我的泪水不知不觉地涌满了眼眶。
汪海洋没来得及留下一句豪言壮语,没来得及与亲人说一声再见,就将堂堂正正的男儿之躯献给了祖国的南疆。整容后的汪海洋,好像睡着了。看着汪海洋烈士的遗容,我的心一震,近在咫尺却再也无法用语言交流。
小汪,你真的永远地离开我们了吗?真的就这样永远安息在你用鲜血染红的南疆吗?你还没有报答养育你的父母,还没有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你怎么能死呢?我亲爱的战友,你走得是那样急,你那稚嫩的面庞,花一样的青春年华,永远定格在青春的画卷上!
烈士组的同志流着眼泪为牺牲的战友举行庄重的告别仪式,代表祖国为他们送行。在送他们上路前,为他们敬上最后一杯酒。我拿起酒杯轻轻将酒洒在汪海洋的灵前,心里默默地说:海洋,喝吧,喝了它永远20岁。
“给家人托个梦吧,告诉他们,你已经做到了最好!”
告别仪式之后,烈士的遗体被送进火炉。朝夕相处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转眼就阴阳相隔,如同烟消雾散般在自己眼前突然消失,变成一缕轻烟飘散在祖国南疆的山峰之中,我浑身热血涌动,两眼冒火,都是曾经活生生的战友啊!他们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永远地留在了南疆。
这几十个小时,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生离死别。
没有这些年轻人的奋斗和牺牲,指挥员任何意图、部署和命令都等于零。不论他们生前有多么大的抱负,身后有多少遗憾,他们都从容地义无反顾地走了,留下在人们心头的,是惋惜、悲恸,留在史册上的,是写满天地的惊叹号。他们怀着英勇报国的热情和赤诚奉献的责任,把血染的风采留在了共和国的旗帜上。凝结成了爱与憎的伟大诗篇,点缀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我没有华丽的语言尽述对烈士的怀念,也没有很好的文采来为烈士歌功颂德,我以一颗真诚的心,衷心祝愿烈士的在天之灵得以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