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常委退下以后,现在都在做些什么?
李瑞环为何写遗嘱
中央常委退下以后,现在都在做些什么?
那天闲聊,有人问我。
我说,不晓得。退就退了呗,赋闲在家,享天伦之乐吧,人不都这样吗?
好像不是。不信您查查。
朋友说完,一笑,转身离去。
于是,上网搜索,看到一篇,说的就是李瑞环,题目叫《学用哲学,改编京剧》。顾名思义,瑞环同志退下以后,继续学用哲学,有时改改京剧。
他从来就喜欢哲学,也喜欢京剧。常委里面,他这两项,算是强项,也是特色。
李瑞环办事,喜欢创新,讲究特色。尤其担任全国政协主席后,每年作政协闭幕报告,总要讲出点新鲜道道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比如,2000年3月,新千年第一个全国两会。政协闭幕,瑞环主席走上台去,清清嗓子,用他那带着些许天津口音的普通话,作了一篇关于时间的报告。
讲得非常精彩。很有特色,也很有道理。
他说:人类社会已经跨入公元2000年。在这千年更迭、世纪交替之际,抚今追昔,倍感时光之易逝,时间之宝贵。正确认识时间,有效利用时间,对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同志,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他又说:这二十多年,我国发生的变化十分显著,我们取得的成就举世公认。面对二十年辉煌,回顾千年往事,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就是,过去耽误的时间实在太多了!
他还说:当前,大多数同志都在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工作,但不可否认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珍惜时间的现象:大量宝贵时间或消耗在人浮于事、互相扯皮中,或浪费在文山会海、空话套话中,或耽误在无事生非、无谓争论中,或损失在盲目决策、胡乱指挥中,或荒废在无所用心、无所事事中,甚至消磨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中。凡此种种,实在令人痛心和忧虑……
瑞环所言,尖锐深刻,针贬时弊。在这么正规、这么权威一大会上,这么高的领导作这么直率一报告,好像非同寻常,前所未闻。听得下面屏息静气,鸦雀无声。谁轻轻咳嗽一声,都能听到,引来责备的目光。
当时,老詹也坐在下面,当然,不是作为政协委员,而是作为上会记者。会后,与人议论此事,大家津津乐道,不由自主,伸出大姆指。
瑞环轶事,还有许多。且说他退下以后吧。
退下以后,瑞环不忘他那老本行,还是喜欢学哲学,用哲学,而且,出了一本书,就叫《学哲学,用哲学》。
他说,“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记录着我工作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体会,在工作中掌握的哲学原理和哲学的思想方法。”
可见,他对此书有多么珍惜,多么重视。
此书老詹买有一本,仔细读过,确实精彩,且很朴实,按下不表。
他还喜欢京剧,不但喜欢,还积极参预,亲自动手,修改剧本。据说还改得不错。
介绍瑞环退休生活的文章,是南方周末刊登的,文章最后,透露一新闻,早在六十岁时,瑞环同志已经写下遗嘱!
他甚至郑重地把这封遗嘱转交给了当时的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
信中说,他身后的事,要委托天津办理。他逝世后遗留下来的东西,统统变现,资助天津贫困学生。
李瑞环为什么要写遗嘱呢,在他身体还那么健康的时候?
身边人也曾问他:“您才60多岁,身体又非常好,急着立遗嘱干什么?”
李瑞环说:“不少人的遗嘱都是在弥留之际立的,很难真实体现本人的意愿。我现在头脑清醒,天津熟悉我的人也都在位,正好把我的心愿告诉他们,如实记录在案。”
如此写下遗嘱,内容如此朴实,确实令人感动,不由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