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明从小生活简朴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王向明位于武进区横林镇的家中。家中已经简单搭起了一个灵堂,王向明的爱人和女儿都坐在一旁流泪,不少亲戚朋友也都赶来了。
记者看到,王向明的家是一幢两间三层的小楼房,看上去很老旧。王向东告诉记者,弟弟从湖塘到横林镇工作后,找对象结婚,那幢房子是他们夫妻20年前自己建的。此后,王向明就一直住在这套老房子里。
记者还见到了王向明82岁的母亲杨秀秀。据王向东介绍,母亲对子女要求很严格,她住在湖塘的一个小区里,退休后20多年来一直服务社区,还被媒体称为“无私奉献的社区热心人”。
老人告诉记者,孩子们还只有10多岁的时候,丈夫就去世了,小儿子王向明在很小的时候就生活简朴。杨秀秀还清楚记得,王向明参加工作后,打算去买身衣服穿,她本来想让他去买套“高档”的,结果他最后还是去小商品市场买了件便宜的。说到这,老人眼中噙着泪水。
主治医生说
他从不提特殊要求
48岁的王向明,在本命年走完自己的人生。作为主治医生,更是作为相识十年的朋友,八一医院生物治疗科副主任医师胡建华对他的离去,倍感痛惜。昨天下午4点,陪护王向明回常州的胡建华赶回南京。
“生病治疗21个月了,将近两年时间里,他受了很多苦。尤其最近两个月,他的状况一直不好。”胡建华说,弥留之际,王向明大部分时间处于休克昏迷状态。但他坚持到底,与病魔作斗争的坚强精神,实在让人钦佩。
说起王向明捐助病友的事情,胡医生称,王向明是个很低调的人。捐钱一事,除了他、陪护的几名亲人,和负责转交钱的医生,没有更多人知道。“我是过完年回来,听同事讲的,他的亲哥哥也是从我同事那里听说的。”他回忆,王向明接受治疗时,从不透露自己的身份,更不会提什么特殊要求。
他说,王向明走了,他少了一个低调、坚强的好兄弟。
受捐者家人说
愿王叔叔一路走好
“啊……”这是受捐者家人小邓听到王向明去世时的第一反应,一声惊叹后,沉默半分钟。当时,他正在从医院回江宁的公交车上。
小邓清晰地记得,见到这个和妈妈一样躺在病床上的王叔叔时,他还能动动上臂,一转眼,叔叔就离开了。“真的感谢,谢谢,我……”电话那头,小邓继续沉默。
简单交流后,小邓挂了电话。不一会儿,他给现代快报记者发来短信:“当我得知王叔叔已经离开的时候,我心里想,为什么像他这样一个好人不能好起来,不能长命百岁。他能在自己生命垂危的时候,还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别人,还能去关心别人的生命。即使王叔叔已经离开了,但我想,像他这样一个好人会被人们记得。”短信最后,小邓祝福王叔叔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