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奶李途纯舅舅高博文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48938717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2月14日

李途纯将企业中长期奋斗目标的设想写成《千年构想》

发布时间:2012-04-01 16:52:19      发布人: jackson
 人才是发展之本。在李途纯的管理辞典中,有数不清的关于人才的论述,寻一个支点可以撬动地球,找一批人才可以改变世界,拥有了人才就无往而不胜。他爱才的最经典事例,就是请来盛延龄教授。盛延龄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也是中国乳酸菌奶行业标准的制定人。1989年,56岁的盛延龄作为特殊人才被深圳市政府引进。之后几年,盛教授率领深圳“活力宝”公司异军突起,迅速打开了香港和东南亚市场。 当时,“活力宝”机制陈旧,5年换了7个老总。在这个企业担任技术副总  李途纯裁的盛延龄,虽然已心灰意冷,但基于对企业的感情,仍在苦苦支撑。李途纯的满腔诚意终于打动了他。“厂子小不怕,没钱也不怕,怕就怕没抱负,我就是想把乳酸菌这个行业做起来。”在盛延岭眼中,李途纯是个有抱负、有眼光的人,正是这个原因,才使他决定加入太子奶。在李途纯的管理体系中,有这样一根链条:一流的薪酬,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和管理,一流的产品,一流的企业。这根链条的起点,就是一流的薪酬。
  企业理念
  “一流的薪酬会吸引、凝聚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会创造一个一流的企业,带来一流的理念和文化,以此创造出一流的产品和最佳的经济效益。”2005年,李途纯将企业中长期奋斗目标的设想写成《千年构想》,他提出,为了让太子奶长盛不衰,必须遵守的第一条规则就是:凝聚英才。他把高福利作为高薪酬的补充,从2002年起公司每年拨出400万元教育经费,将高管人员、突出贡献的一线工人及他们的子女送进国内国外一流学院进修、学习、留学,为培养接班人进行不动摇的大投入。以五年为一个阶段,本集团将造就:100个以上100万富翁;20个以上500万富翁;10个以上1000万富翁;5个以上亿万富翁;五年内要求累计培养100个硕士生,培养引进20名博士生。太子奶还陆续推出带薪休假、医药费报销、养老保险、巨额退休金补偿等措施,“让高管人员、一线骨干有一个安全网”。才聚则财聚。一个有鸿鹄之志的企业家,必须首先懂得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深刻内涵。

破产事件

  清盘对象
  但高科奶业一位前中层主管表示,开曼群岛判决破产清算的并非太子奶集团,而是英联、高盛、摩根三大投行注资之后,和李途纯等在英属开曼群岛注册的中国太子奶(开曼)控股有限公司。太子奶集团早前流出的一份股权结构图显示,中国太子奶(开曼)控股有限公司是太子奶集团的全资控股股东。在2008年底的股权变动中,太子奶的新框架变为:中国太子食品有限公司为境内外各子公司的母公司,行使最终管理权。中国太子食品有限公司恰恰是花旗银行呈请清盘的对象。株洲南车时代的董事廖斌去年辞职后,受聘成为太子奶集团的重组顾问。他曾做过一个“债务重组、资产处置和股权重组”三步走的方案。廖斌说,“若能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太子奶的债务清偿率能够达到60%-70%;而选择破产,清偿率只有百分之十几。”
  否认破产
  “易主”疑云未散,“破产”疑云又生,“太子奶”再陷漩涡,这场扑朔迷离的大戏从国内扩展到开曼群岛。2010年4月14日,有媒体援引开曼群岛法院文件称,湖南太子奶集团因负债30亿元人民币进入临时清盘程序。报道称开曼群岛大法院周一已委任保华顾问有限公司担任太子奶临时清盘人,而花旗集团是太子奶最大债权人,其他债权人包括苏格兰皇家银行和新加坡星展银行。太子奶发布“郑重声明”:称太子奶各公司在境内尚未收到任何国内外司法机构有关太子奶清盘的法律文书;英、美法系的法律不适合中国的法律,对太子奶不构成任何影响;太子奶有能力偿还21亿元债务,目前任何人宣布集团破产都是非法的。
  否认破产必还款,太子奶的声明强调,花旗银行的行为完全是单方面的;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负责。太子奶集团及旗下国内各子公司均系依据中国法律设立的中国企业法人,其全部资产均在中国境内,权利义务受中国法律管辖。太子奶集团及各子公司与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借款纠纷已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受理,太子奶集团及各子公司已向其提出反诉,该案正在审理中。声明公开了太子奶集团相关债务数据:经审计,太子奶集团实际资产50.9亿元(其中商标无形资产20亿元,房产土地30.9亿元),负债21亿元(其中银行10亿元,其他债务11亿元),完全属于良性负债范围。
  承诺还款
  对于清偿债务,声明表示,一年来,太子奶集团已得到境内外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荷兰银行的长期理解和支持,近期正在协商拟定还款事宜;集团已与小债权人签订了3至7年分期分批还款协议,得到绝大多数债权人支持,目前任何人宣布破产都是非法的。此外,太子奶集团及大股东李途纯个人一直反对外资恶意收购太子奶,也反对任何人任何机构以破产方式处理债务。
  最“掷地有声”的一段话莫过于李途纯的承诺:即日起,李途纯本人及太子奶集团对公司21亿元债务终身负责,“确保一分不少地归还,我们完全有能力归还,90%的债权人经沟通已达成或即将达成协议,即日起至10月1日止,欢迎未签订还款协议的债权人到公司总部(株洲)签订分期分批还款协议,一经签订,我们将按合同还款”。

被正式批捕

  被刑事拘留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2010年6月21日10时39分报道,湖南株洲警方证实,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经对湖南太子奶集团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李途纯等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随后,太子奶集团清盘人香港保华顾问也发布声明称,株洲太子奶股东通过决议,将根据中国破产法提出其司法重组的申请。 [1]
  被正式批捕
  2007年7月27日株洲市委宣传部通报媒体,证实太子奶董事长李途纯等四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由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同时,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竞争方式,选定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作为破产重整管理人,下一步将依法展开破产重整工作。 此次被批捕的四人为湖南太子奶集团大股东暨创始人李途纯、北京太子奶法人代表李帅(李途纯之子)、太子奶集团常务副总裁李舒谦、财务总监李颖。
  截至2009年12月,湖南太子奶集团在全国范围内面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或变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3亿余元,其中绝大部分没有兑付。
  原太子奶集团高管透露,1.3亿元包括以“货款准备金”向经销商集资约5600万元;还包括向高利贷借的5000万~6000万元左右,其余还有向员工集资数百万元。[2]

社会评论

  混乱管理奢靡生活
  2007年有乳业专家表示,因为缺乏有效的技术革新,太子奶无法击退国内外乳品巨头对乳酸菌饮料的插足。 企业的很多老员工则认为,根子在于管理的混乱无序。
  以新产品开发为例,在娃哈哈的“爽歪歪”面世之前,太子奶早已研发出“爽优优”的产品,期望能改变太子奶十几年一个味道的僵局。但这一新品终未能上市,背后的原因让人惊讶:技术部门研发出来一个项目后有奖金支持,到了销售部门的时候,因缺少利益相关性,无人热心推动。加上高层的沟通不畅,老板李途纯没有亲自关注,这个新品计划最终流产。
  太子奶奶源部和人力资源部的两名负责人透露,集团的管理其实相当混乱。销售与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都是表面的,两大块都只对老板李途纯负责。公司的新品研发到产品销售的过程周期十分漫长,常与市场实际脱轨。“奖励也是随意性的,老板亲自做的项目,资金会到位,也有奖金。其他的就难说。一般来说,企业都是在盈利中拿出部分来发放奖金,而太子奶亏损时,也有奖金发。”
  家族管理和派系暗斗也消耗企业的潜力。身为家中老大的李途纯,除最小的妹妹李晶晶外,其余三个弟妹都进了太子奶集团任职,弟弟李亚军曾任太子奶集团副总裁。他的儿子、妻子都分别担当重任。曾跟随李途纯出生入死的一帮兄弟,也颇得掌门人的眷顾。但这些人的知识、学历、理念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整体上来看,它是一个典型的家族式管理,派系严重,让人觉得里面水很深。”阿成说,太子奶并非没有危机感,2005年曾大量引起一批博士、硕士人才进入公司,但是受到派系的冲击,加之老板没有从内心改变观念,这些招来的人才无一生根。
  但这些都不妨碍李途纯等高层的悠然心情和大肆铺张的奢靡生活。办公楼投资过亿元,房间水龙头5万一个,廊柱上镶嵌着宝石。曾任太子奶法律顾问的一律师告知,豪华办公楼建成后,李途纯忽然起意在顶层加一个大型游泳池,手下人士多方估算,终因难以承受重负而放弃了。“看看美轮美奂的"白宫"和"中南海",你就知道他期望的是什么?”
  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许多流传:集团的主要办公场地均铺设厚厚的地毯,阿成说,他们进去汇报工作时都有些站不稳。但老板仍觉得不够舒坦。即便在资金并不宽裕的时候,李途纯仍选择在北京某商厦买下三楼整层,原因是竞争对手就在脚下的二楼办公.....
  “不是贬低他,他有常人不能为的魄力和智慧。但这样规模的一个企业,他无法管好。”与李途纯同乡的该律师称,两年多以前他即预料到了太子奶的后果,离开时给李途纯写了一个报告陈述利害关系。让他吃惊的是,集团很多高管,也纷纷找他拿来复印[3]。
  亲舅舅高博文除夕之夜的自杀身亡,对于被羁押8个多月的太子奶董事长李途纯来说是一场严重的打击,更是另一番抗争的开始。
  近日,在闻知舅舅死讯后,李途纯再次通过向清华大学EMBA班同学会写求助信的形式反映了情况:“不管情况多么恶劣,我李途纯决不会以任何形式自杀,虽有可能等不到亲眼看到自己沉冤昭雪,但阳光最终会驱散阴霾,还我清白。”李途纯同时在这封信中称,“这封信也许是他给同学们最后的遗书”。
  与3年前雄心万丈喊出“十年后销售超越一千亿”的太子奶相比,如今的李途纯物是人非。
  太子奶创始人兼董事长的李途纯,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资金挪用、职务侵占,被羁押于株洲县看守所一栋三层小楼内已超8个月之久。而高墙之外,太子奶资产的争夺依然愈演愈烈,作为“委托经营、自负盈亏”身份租赁太子奶的高科奶业在不断表达获得优先接盘的同时,太子奶破产重整管理人引进的11家战略投资者的协谈还在不断进行;而另一方面,李途纯方面仍在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希望力挽狂澜。一切都将在3月初见分晓。
  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创始人由信任-合作-共赢转向博弈-对立-争夺,两方针对企业的“拯救”缘何到了水火不容、进而双方没有赢家的地步?《中国经营报》关注李途纯的起落人生,更关注民营企业在各种环境中的长与成、分与立、抗与争。
  抗争
  在李途纯的家人看来,李途纯被无限期羁押,一切都是为了给高科奶业主导太子奶破产重整争取时间。
  “我们仍在为太子奶引入战略投资者做准备,最快2月底就能见分晓。”李途纯代理律师王清辉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化被动为主动的最有效策略是寻找战略投资者入主太子奶,以此来为太子奶解困。此前,她在英国待了一个多月,与全球的多家战略投资者进行谈判。
  另一方面,李途纯的另一位代理律师——湖南十七大代表、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主任翟玉华仍在通过相关渠道为株洲市政府与太子奶、李途纯沟通对话争取机会。他说,李途纯案不是不可调和的敌我矛盾,采取化解矛盾的解决方式远比采取对抗的方式好。
  “李途纯虽然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但他并没有怨天尤人。他在狱中想到的仍然是如何安抚债权人,如何为政府分忧解难,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我认为这样的企业家是难得的,应该得到支持。”翟玉华表示,株洲市政府以寻找罪名无限期羁押李途纯、强行推动太子奶破产重整,这样对待一个民营企业家有失公允。
  2010年11月30日,在太子奶首次债权人会议召开前4天,株洲警方对外公布,李途纯涉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职务侵占、挪用资金。而此前的7月,株洲警方公布,李途纯涉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已由检察机关于2010年7月20日批准逮捕。
  株洲公安局在一份给记者的回函中表示,李途纯案证据确凿,会尽快将此案侦查终结,在法定期限内移送起诉,最终结论由人民法院判决确定。
  据王清辉透露,目前参与谈判的多家国际战略投资者均提出一个要求:他们入主的前提是高科奶业必须退出。其中一位犹太商人曾明确对她表示:“一个再漂亮的公主如果带着国王出嫁,谁都无法接受”。
  “如果有着政府背景的高科奶业继续主导,太子奶和李途纯仍将是一只待宰的羔羊。”上述接近李途纯案的人士表示。
  李途纯显然不能接受这一局面。
  2010年11月21日,太子奶向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高科奶业“破坏性经营”公司,认为高科奶业擅自撤离超市直营供货体系,导致7564万元应收账款无法收回、非法经营、利益输送等。太子奶要求高科奶业解除和太子奶此前签订的资产租赁合同以及随后签订的补充协议,并赔偿相应损失。
  高速成长的太子奶故事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袭戛然而止,而从“生病”到破产重整,却是由株洲市政府计划“拯救”介入及高科奶业接盘“维系”开始。
  “最后高科奶业从看牛人变成了卖牛人。”翟玉华说,如今高科奶业还想充当买牛人。
  2008年,乳业“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全球金融危机来袭,花旗银行等提前催收贷款,太子奶市场滑坡、债主临门、资金链吃紧。2008年总资产25.99亿元的太子奶,负债27亿元。
  “太子奶此时生病了。”李途纯的儿子李帅表示。
  缘起
  太子奶“拯救计划”开启,但妥协却成李途纯与高科奶业董事长文迪波重大分歧的开始。
  危机开始之后,株洲市政府一直居于“拯救”计划的中心位置。2008年,株洲市政府出面协调,英联、高盛、摩根士丹利三家外资股东同意增资控股太子奶,承诺向太子奶注入3000万美元以盘活亏损中的太子奶。但随后签订的长达67页的《买卖协议》最终迟迟未能投入,第一轮“拯救计划”未经实施便告结束。
  2008年12月30日,株洲市政府召集李途纯、外资股东代表人郑国器、叶成荫、钟东等再次商讨太子奶重整事宜。2009年1月15日,株洲市政府与各相关方达成新的“拯救计划”:由株洲市政府成立专门公司高科奶业来租赁经营太子奶。其股权维持2008年11月21日前的状态,即李途纯占股52.11%,三家外资股东占股32.46%,其余股份由太子奶相关管理层持有。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