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后的李惠堂——另一块天地的辉煌
抗战胜利之后,李惠堂从内地返回香港,继续效力母队南华队。1947年秋,李惠堂率南华足球队到东南亚访问,与泰国、新加坡等国足球队比赛十场,场场告捷。
回到香港后,李惠堂参加了香港对上海的一场足球比赛,已经43岁的他仍勇猛异常,接连攻入数球,结果以五比一战胜上海队,这场比赛也成了他“挂靴”的告别赛。
从1923年18岁代表中国参加远东运动会,到1947年作为队长参加最后一场比赛,李惠堂在球场上度过了25年的时间。虽然14岁便走出校门,但是他不仅能用流畅的英语发表演讲,也能用中文填词做诗,后人更为敬重他的体育道德和爱国情操,李惠堂能脚踢足球,手著文章,朋友们打趣说他是手脚万能的“怪杰”。
1948年李惠堂赴英国罗布雷受训四个星期,获得英国足球总教练的文凭,回香港后他创立了华人足球裁判会,蝉联6届主席。新中国成立之后,抗日名将贺龙做首任体育部长,写信邀请李惠堂出任中国国家队男足主教练,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成事。
1951年香港丽的呼声电台聘请李惠堂做顾问,兼体育节目播音评述员。美国之音电台请他当体育评论员,不久李惠堂当选亚洲足球协会副会长,又荣膺国际足联副会长,这至今还是世界足坛上华人享有的最高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