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58520788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5月23日

曹娥庙会

发布时间:2011-05-23 11:42:51      发布人: 孝行天下

  五月庙会

  庙会,泛指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一年一度的曹娥庙会从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始,至五月二十二止,为期七天。每年曹娥庙会各地香客云集,盛况非凡。

  五月曹娥庙会是为纪念"千古孝女"曹娥而举行的。曹娥生于东汉顺帝永建五年(公元130年),为上虞皂湖曹家堡人。娥父曹盱为一巫者,善于"抚节安歌,婆娑乐神"。按汉代吴越地区逢端午节祭祀潮神伍子胥的习俗,这一天都要在舜江上驾船逆潮而上祭祀和迎接潮神。

  这个传统风俗,主要是为纪念吴越忠臣伍子胥和文种,传说这两个忠魂死后被封为潮神,伍子胥为前潮,文种为后潮,祈潮可保地方平安,渔业丰收。汉安二年(143年)五月五日,曹娥江(时称舜江)上举行迎潮神仪式,曹盱不幸溺水而死,尸体亦被浪涛卷走。年仅14岁的曹娥痛失慈父,昼夜不停地哭喊着沿江寻找。到十七天时,她脱下外衣投入江中,对天祷祝说:若父尸尚在,让衣服下沉;如已不在,让衣服浮起。言毕,衣服旋即沉没,她即于此处投江寻父。五日后,已溺水身亡的曹娥竟背负父尸浮出了水面。此事迅速传扬开去,轰动朝野。

  8年以后,汉桓帝元嘉元年(公元151年),有个原在皇帝身边当郎中(侍卫)的官,派到上虞当县令,名叫度尚,他为官清正,深察民情,对曹娥投江救父的事迹非常感动,就上

  报朝廷封为孝女。他为避免江水侵蚀,将原葬江东的坟墓迁移到江西南首的官道旁边(即曹娥镇今址),并为曹娥立碑建庙,以彰扬她的一片孝心。后来人们把流经该地的一段江名改称为曹娥江。每逢农历五月十五至二十二,曹娥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

  在曹娥庙会期间,不但各地远近香客不仅来曹娥庙烧香、祭拜和宿山(宿山,即整夜在庙内坐着念佛到天亮),同时趁赶庙会期间购买各种物资用品。因此五月庙会既是个香会,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个物资交流会。每年农历五月十五前,就有上虞各镇与绍兴、嵊县、余姚等各地商贩到曹娥庙走廊和沿街沿塘摆设摊位,销售各种商品,如香烛佛珠、黄袋木鱼、衣服鞋帽、百货杂货、烟酒南货、干果水果、铁木农具、箩簟竹器、缸甏瓷器、铜器锡器等等,连医治跌打损伤、看相拔牙等亦在庙会之列,不胜枚举。除上述商业集市外,还有缸甏弄(三角道地)大力士表演戏石担、丁山打石等武技,在义井弄场地有马戏团表演马术杂技,在相公殿和大王庙做绍剧戏文,更增添了热烈气氛。曹娥庙会可以说是香客、卖主、戏客、商贩的大聚会,比市还要热闹。据史载曹娥庙会期间赴会最多一天达近万人,通常平均每天也有四五千人。有意思的是,一到农历五月二十二下午,香客、商贩等如奉令般的一应返回,庙内及周围会显得一下寂静,与日前的喧嚣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民国廿五年,曹娥庙重建落成的庙会,连续一个月,特别热闹,可谓曹娥庙会之最。当时有轮船三艘,在曹娥江上持续往返于县城百官与曹娥庙之间。更有外地龙船队到曹娥庙前江上表演划龙船比赛。外地龙船共有六条,船身狭长,龙头昂首在前,龙尾上翘在后,均绘彩色,队员均穿一色的古式服装,双手持浆,在鼓声指挥下,一齐划浆前进,很有特色。

  而今的曹娥庙会,除保留原有的传统特色外,还以弘扬孝文化为主线,开展了更为丰富的一系列充满"孝"特色的文化活动,如举办孝题材的摄影、书画展,举行颇具规模的民间文艺大会串活动等。今天的曹娥庙会已被赋予了弘扬孝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上虞旅游经济发展的崭新内涵,蕴含着民族文化与时代思想道德情操相映成辉的盎然生机。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祭 曹 娥 梁湖曹家半百翁 克勤半生子嗣空 心诚沐浴拜仙峰 求得一女添香笼 取名曹娥孝心重 割股疗母幼年颂 曹父名盱好琴鼓 五月初五庆端午 舜江岸边管弦舞 万人空巷百姓睹 骤然狂风乌云布 江水纵横如脱兔 其父不幸坠江洪 曹娥失声遁江呼 一十六个日夜度 纵身投江寻慈父 孝德惊天泣大夫 子胥羞愧竞龙渡 舜水岸边耸庙宇 江河易名黄绢妇 -----2012.5.22写于曹娥救父投江之纪念日


    写信时间:2012/05/22 2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