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启铿父亲陆子骥,母亲梁志雅
陆启铿1927年5月17日生于广东佛山市.祖籍是广东省顺德县龙江乡.父亲陆子骥,母亲梁志雅.祖父是商人,到父亲一辈时因子女多和社会经济不景气家道中落,1938年日本侵占广东,陆启铿随父母兄姐妹全家6人逃难到澳门,成为住贫民窟的穷人.学未毕业即告失学.
陆启铿借了在澳门中学上学的堂姐的从小学到初中的全部课本,自学了全部课程,1942年以同等学力考取澳门中山县联合中学高中一年级.陆启铿从小患小儿麻痹症,不利于行,疾病带来许多不便.由于入学考试成绩和学习优秀,获得了清贫奖学金.1943年转学到澳门中德中学.陆启铿在班上总是一个人兼得这两项奖,从而获得免交学杂费等的荣誉.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陆启铿高中毕业.中山大学复员搬回广州,陆启铿以第一名被先修班录取.但因家贫供不起生活费,没等考试揭晓便到新会县桐井乡中心小学去教书了.
1946年夏,陆启铿考取了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为了维持大学费用,他开始了半工半读的大学生活,每周四晚上坐火车去佛山,为私人补习英文、数、理、化,星期一早上赶回学校.暑期全部用来为各种补习班上课.这种情况继续到1950年毕业.毕业后被留校当助教.著名数学家、学部委员华罗庚看到陆启铿的毕业论文《模函数》后,接受他到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筹备处当第一批研究实习员.由于学校舍不得放陆启铿走,1951年才让他到数学所报到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