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面对死亡的人,心心念念的,大概都是家人和爱人
每个面对死亡的人,心心念念的,大概都是家人和爱人。
但有的人心中,除了至亲,还盛着更重的牵挂。
“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9月12日,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教授李德威在病床上用颤抖的手写下这十个字。
两天后,他离开人世,享年56岁。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病床上工作。
在重症监护室写下这十个字 / 观察者网
这十个字,是他对这个世界最后的嘱托,也道尽了他一生的心血。
李德威是谁?
对普通人来说,这个名字太过陌生,甚至闻所未闻。
但在地质学术界,他绝非籍籍无名。
研究青藏高原接近30年,前后总行程超8万公里;
挑战“板块构造假说”第一人;
30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带头人;
他提出的地球系统动力学理论,已成为国际地学界的热点;
……
1
他的一生
是与地质有关的一生
1962年6月1日,李德威在湖北省麻城市出生。
和他的生日暗合,李德威有张娃娃脸。
33岁李德威破格成为地质大学教授,其一生,都致力于地质学相关研究。
1990年,参加“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大比例尺成矿预测”项目的李德威发现,许多现象都与地质构造学说相矛盾。
其后近30年里,他每年都要花3至4个月的时间奔波在青藏高原,只为弄清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一起出去考察,最长最难爬的线路都是他在跑”。瘦瘦的李德威被青藏高原专家院士称为“小山羊”。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没有一件事不艰辛,也没有一个理论来得轻易。
野外考察的这些年,李德威多次死里逃生。
同学院副教授刘德民说,有一次他们误入牦牛群,穿着红衣服的李德威顷刻间被牛群围住。
幸亏及时将外套反穿才得以逃脱危险。
“翻山越岭,淌水渡河”,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高原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