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铭志先生诞辰八十周年暨从教五十五周年”庆祝活动
2005年6月6日上午9点,在上海音乐学院学术厅隆重举行了庆祝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教育家陈铭志先生诞辰八十周年暨从教五十五周年的活动。本次活动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承办,上海音乐家协会、上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学会协办。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庆祝活动。活动由上海音乐学院徐孟东副院长主持,上海音乐学院杨立青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陆在易先生先后致贺辞。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傅庚辰先生等发来贺信,全国各地音乐学院的院长代表、各校友代表分别作了发言,并向陈铭志先生敬献礼品,表达了对陈先生生日的热烈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下午3点钟,众多的专家学者在教学楼小音乐厅欢聚一堂,召开了“陈铭志先生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林华教授主持。上海音乐学院徐孟东教授,以及来自西安音乐学院的饶余燕教授等作了发言,对陈铭志先生几十年来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为上海音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祝愿陈老先生生日快乐,晚年幸福!
下午4点钟,在教学楼小音乐厅举行了“陈铭志室内乐作品音乐会”。音乐会上演出了包括陈铭志先生于1943年创作的笙独奏《诙谐曲》,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大提琴独奏《湘江之歌》在内的二十余部作品。整场音乐会精彩缤纷,其中既有运用十二音技法创作的无调性作品《钢琴三重奏》,也有“高度抒情性的”大提琴独奏《草原赞歌》;既有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也有颇具 “首创精神”,运用赋格写成的笙的独奏《远草赋》,表现了陈铭志先生高超的作曲技巧以及艺术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5点30分,在专家楼餐厅举办了庆祝陈铭志先生80华诞的庆祝晚宴。
附:陈铭志简历:陈铭志,教授,男,汉族,1925年8月生,河南西平县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随即留校任教。历任该院作曲指挥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席、现代音乐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顾问,《辞海》(1999版)编委和音乐分科主编;上海市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民盟上海市第十届市委委员;上海市宝钢高雅艺术奖特别荣誉奖(1994)、“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1999);上海市劳动模范(1987-1988)、全国优秀教师(1989)、国务院专家津贴获得者。
50年代和60年代写过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和探索民族风格的作品, 80年代初创作了《钢琴三重奏》、《钢琴复调小曲十一首》,此作品由美国的艾克辛和牛恩德博士先后在曼哈顿音乐学院和纽约艺术中心演出,极受听众的欢迎;以现代技法创作《钢琴小品八首》,在法国国家广播电台《现代标准》专题节目中向欧洲播放介绍,引起国际乐坛的关注;大提琴曲《湘江之歌》、《草原赞歌》、《板车》,由大提琴家尤金.卡尔在美国连续上演了百场以上,引起强烈反响,获得广泛好评。90年代初创作了《钢琴四重奏》、管弦乐《诙谐曲》、笙独奏《远草赋》、聊斋读后三则(声乐套曲),并多次获奖。
理论专著有《赋格曲写作》(获1988国家教委全国优秀教材),《复调音乐音乐写作基础》(获1992文化部高等艺术学院教材奖)。论文主要有《对我国民间音乐中复调因素的初步探讨》(已经译成英文,流传国外),《对复调思维的思维》(1995获国家教委颁发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陈铭志复调论文集》(获2002上音研究所科研成果著作一等奖)等四十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