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编情结
那时候母亲还健在,芒编是我们一家子糊口度日的唯一依靠。我们从小就知道芒编可以换钱,只知道每天拼命的编织。我的家乡坐落在群山绿水之间,常年高温湿热的气候是很适合多种多样的植物生长的,而芒编所需的原料就是其中的一种。当然我们不需要亲自到深山里去采原料,那会有专门的人将大批的原料才好运到市场去卖,一年四季从不间停。母亲每次接到一次编织的任务,就到市场上去购买足够的芒编原料,正如经济学中“投入成本”。然后,在母亲的带领和督促下,我们姐弟就开始忙活起来。搞芒编的是不需要太大的运动量,但需要静下心来的坚持和没日没夜编织的耐心。
那时候,我们家里没有什么收入的来源,也没有多少可耕种的土地(大概只有两亩水田),所以要养活自己和供我们姐弟读书无疑只能靠唯一的来源——芒编。我记得母亲每次领接到芒编的任务,就开始不分昼夜的忙起来。我们还小,正在念小学,为了按时完成任务
这样一直到我上高中,我都和芒编亲密接触。在我那个小山村里面,和我同龄的人都是像我一样的成长经历。我们从小就结伴参与编织,小伙伴们经常在一块开展编织比赛,在里面我要数比较出名的“编织高手”,以致现在我对芒编有种难以割舍的情结。一想到芒编,我就有数不完的劲儿。虽然搞芒编不是太赚钱的活儿,现在算算,每天最多也只能赚到2—4块钱,但是我们对芒编怀着一种很崇高的敬意,要知道这可是我们唯一的生活来源。每当赶上编织任务少的时候,这可是一场灾难,那将是很困难的状况,母亲相应的减少生活开支,有的时候一两个星期都吃不上一顿肉腥。平时烧菜的时候,母亲也不停的嘱咐我们要尽量少放猪油。
奶奶经常教育我们平时干活要勤快,尽量减轻母亲的负担。于是我们只有不知疲倦的编织。
芒编,母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伴随我们走过那些艰苦难熬的岁月,给了我们一家无穷的希望,也给了我们数不尽的悲和喜。
芒编里,我看到了母亲的眼神,读懂了母亲的心情,那是怎样的一种辛酸的苦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