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曾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98853030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2月02日

注重对学生的工程训练和实践

发布时间:2010-12-02 11:00:33      发布人: 孝行天下
        认真实行教育、科研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在1958年教学改革中,王绍曾非常重视和支持发动机设计专业的学生参加真刀真枪的发动机设计和研制工作,并主动调整教学计划,使毕业设计能和型号研制结合起来,因此在二三年内发动机设计专业师生先后完成了具有2940千瓦的中推力涡轮螺旋桨发动机、256千瓦的“北京1号”飞机上使用的航空活塞发动机、“北京10号”单人飞行器上使用的小功率双缸活塞发动机及“北京四号”高速靶机上使用的冲压发动机等四个型号的总体方案设计、性能和强度计算、全套零部件图纸以及全套技术文件,后两个型号还完成了研制、台架试车及空中首飞试验。60年代又组织师生完成了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用的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全部设计工作,于70年代研制成功并完成设计定型交付部队使用。完成这些型号设计和研制工作的过程对学生的培养以及教师的成长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王绍曾亲自参与的科研项目绝大部分都是工程型号类型,例如50年代末他领导研制成功了适合高原用的煤油炉,解决了解放军在高原缺氧情况下炊事的困难,60年代初又领导了航空发动机和汽车发动机节油器的研制及单人飞行器上使用的双冲程发动机的研制,70年代领导并参与了高空无人驾驶照相侦察机用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研制。他在科研工作中都是亲临实验现场并直接参与实验工作。例如,在研制航空发动机节油器的过程中,他不顾当时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心脏病,亲自登上雅克-18教练机参加飞行,了解节油器在空中的工作情况。在参与发动机研制中,不管白天黑夜他都是起早贪黑和大家一起参加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研制中发生的故障,并提出改进方案。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