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冠国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8006
本馆由[ lmowdz ]创建于2009年12月15日

沉痛哀悼陈文发同志

发布时间:2010-10-17 10:24:43      发布人: lmowdz
 

沉痛哀悼陈文发同志

陈文发同志于2010413逝世,享年95岁。

陈文发同志生平

陈文发,曾名王光华。191611月出生于福建省周宁县七步镇溪头村农民家里,从小半耕半读,自幼聪颖,博得乡邻喜爱。读完三年私塾,即任教夜校三年。为了谋生,15岁就开始务农,外出做过临时工,替人记账、写信,苦活脏活都干过,耳闻目染旧社会腐败现象,在外听到不少革命道理的宣传,盼望着有朝一日要亲自参加革命。

村中有个陈新囊的农民,经常与陈文发在一起,两人经常在夜校读书或在山上砍柴时谈论邻县革命活动的情况。他们于1933年秘密参加革命。19343月的一天,陈新囊叫陈文发去溪头的后门山土名叫大墓坪的山林中开会,由周厚元主持,有陈佛桐、陈新蒲、陈文发等30左右人参加。由陈新囊、周厚元宣布成立闽东游击队第七支队,队长周厚元,政委陈新囊。属中共安德县委管辖。19355月改属中共周墩县委。

这支游击队19361月在大郭洋整编加入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第三纵队,纵队长沈冠国、政委缪英。陈文发先后在中共闽东特委机关和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担任警卫员、班长、排长、阮英平的文书等职。在闽东三年游击战争期间,参加过周墩的肖家岭伏击战、枣岭截击战、后湾岔战斗、三湾突围战等多次战斗。同时在闽东的福安、霞浦、柘荣、寿宁、宁德、屏南、古田、罗源、连江等地,参加过宁德的百丈岩、亲母岭主要战斗,在闽北的政和、松溪和浙江省的庆元、景宁、太顺等地,参加过庆元的南阳、久住洋等战斗。在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曾与闽北红军独立师、浙西南红军挺进师会合过。由此,闽东与闽北、浙西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为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在三年游击战争活动创造更加有利条件。陈文发始终跟在一班首长(叶飞)、二班首长(阮英平)身边。

1938124,新四军军部派组织部长李子芳同志、叶飞同志一道从南昌返回闽东,直抵屏南县棠口,传达新四军军部命令,宣布将闽东红军部队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长叶飞、副团长阮英平214,新四军三支队六团1300多名指战员在叶飞、阮英平率领下,告别了闽东的父老乡亲,从双溪、棠口出发,踏上了北上抗日的征途。在大江南北、英勇杀敌,屡立战功,被中共中央中南局誉为南方的模范队伍。其中周宁籍的有160多名,现健在的只有陈文发、阮为雄、汤传席3人。

陈文发在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任一营三连指导员。1942年在安徽皖南后方工作,先后任抗丁队队长、游击队队长,副乡长、文书等职。1949年调安徽省祁门县人民政府粮食科、民政科等单位工作。19527月调任福建省周宁县人民政府粮食局监察、老区建设委员会负责人。19568月任周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在职期间当选为周宁县第一、二、三、四、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4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邀为政协福建省第三届委员。文革期间被下放周宁县良种场劳动。

198212月,当选为周宁县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56月离休,享受正处级副厅待遇。在职期间,为周宁老区的建设和发展、革命烈士亲属及对革命老同志的平反、落实政策,做了许多实际工作。他又是中共周宁县委党史顾问小组的重要成员。为了征集党史资料,他亲自与党史办同志一道前往北京、浙江、福州等地搜集周宁革命史资料,为我县留下了一笔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离休后继续发挥余热,参加老年学校学习。受聘担任过关工委成员、宁德地区老体协委员、周宁县老体协副主任、周宁县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周宁县老促会会长等。被周宁县有关单位聘请为廉政监督员、校外辅导员、关心下一代报告员等。宁德市新四军研究会理事和周宁县新四军研究会会长。

多年来,他坚持撰写革命斗争回忆录。19879月撰写的《三纵队活动的片断回忆》近2万字载入《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一书(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并撰写革命史,累计5万多字分别刊载于《闽东党史资料》、《周宁党史资料》、《宁德党史资料》、《战争年代》、《福建党史月刊》等省、地、县刊物,为抢救党史活资料作出贡献。

长期以来,为周宁党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细致的认定工作。同时经常被聘请去学校、烈士陵园、机关为下一代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离休后,他任书记的离休干部党支部和他本人曾被宁德地委、行署评为离休干部先进支部和老有所为先进个人。1991年被中共周宁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4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五老先进个人。19921998年连续7年被宁德地区新四军研究会评为积极分子。荣获证书、奖品等七次。荣获中央老区慰问团、福建省老区代表纪念章各一枚。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