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汉仪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04854543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1月13日

入清拒仕

发布时间:2010-11-13 17:43:30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康熙十七年清廷的征辟一举打破了他的生活的平静。这一年他已六十二岁,但必须再一次在进退之间作出选择。康熙为了网罗名士,显示对人才的渴慕和恩宠,下诏特开博学鸿词科。这次征辟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汉族文人又一次面临进退抉择。与易代之初不同的是,此时人们基本习惯了变服剃发后的生活,反清情绪也没有先前那么强烈,文人的用世之心也渐渐死灰复燃,所以一时名士巨公竟有弹冠之意。也有一些明代遗民保持操守,拒不赴试,如李颙、顾炎武辈。邓汉仪诗名远播,自然在被荐举之列,荐举人为刑部郎中谭弘宪,品目云:“夙娴诗赋,蕴藉宏深。”邓汉仪被荐举后以养亲固辞,府司、亲友劝行甚力,不得已偕孙枝蔚买舟北行。到北京后又多次借口告免,终未获准。康熙十八年四月,考试在太和殿体仁阁进行,邓汉仪毕卷早出最早。当时规定赋必用四六句方为中式,而他故意不用,因此未被录取,这个结果也正是邓汉仪所希望的。但康熙为示恩庞,命部院会议择年老的才学名望者赐内阁中书舍人衔,虽为虚衔但亦极其荣耀。邓汉仪又在其列,同时加衔的还有傅山、杜越、孙枝蔚、王嗣槐等数人。其后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冯溥欲奏留与修《明史》,邓汉仪固辞,曰:“我辈年高学浅,家有老亲,恨不旦夕驱车疾返,岂能喔咿嗫嚅于翰院诸公下乎?使我实有雄飞之志,久已闭门磨砻,当场逞雄角胜,一展平生长耳,何至日饮酒与诸故人游,以潦草应试耶?行矣南归,勿复以我为念。”返乡后蛰居田园,徜徉吟咏,续选《诗观》三集。王士禛极高其行,在《送邓孝威授正字归海陵再示豹人》诗里将邓汉仪、孙枝蔚比作秦汉之间的商山四皓,诗云:“当年绮里季,曾友夏黄公。共咏紫芝曲,俱栖岩穴中。鬓眉惊汉帝,羽翼缅高风。一出还归隐,白云商洛东。”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