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元谋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10385689
本馆由[ 通达快车小玩家 ]创建于2016年06月09日

红军长征过元谋综述

发布时间:2016-06-10 20:45:36      发布人: 通达快车小玩家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于1935年5月3日至9日,经过元谋县 6个乡镇,历时7天,走过了115个村寨,行程300余华里,攻城夺 隘,英勇战斗,打富济贫,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 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巧渡金沙江”胜 利。红军长征过元谋,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和革命道 理,打土豪为民除害,组织群众开展“打土豪、分浮财”斗争, 号召各民族团结起来闹革命,与各族人民结下了鱼水般的情谊, 在元谋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谱写了壮丽 的历史篇章。红军长征过元谋是长征“巧渡金沙江”的重要组成 部分和重要环节,红军长征过元谋是长征光辉史诗和中国共产党 革命历史不可缺少的一页。

 

            长征过元谋   巧渡金沙江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 瑞金发起最大规模的围剿。由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以及敌强 我弱,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 军)主力被迫于1934年10月进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 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突破敌军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中,红军英勇奋战,悲 壮惨烈,部队从8.6万人锐减到3万余人。1934年12月18日,中央

政治局会议采纳了毛泽东提出的向贵州进军的主张,避免了全军 覆灭的危险。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 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二占遵义、四渡赤水、南渡乌江、 佯攻贵阳、调出滇军。1935年4月23日趁云南空虚,红军从贵州兴 义分两路进入云南,攻破敌人防线,4月27日到达曲靖,在马龙关 下村的进军途中截获龙云派人由昆明送往贵阳薛岳(剿总司令) 的军事十万分之一的云南军用地图20余份,为红军行军、作战提 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当天深夜,中革军委立即在曲靖三元宫召 开会议作出北进四川的决定。4月29日,军委在寻甸柯渡镇鲁口哨 向各部发出《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对 抢渡金沙江作出部署:红一军团抢占元谋龙街渡,红三军团抢占 洪门渡,干部团抢占皎平渡,五军团殿后。

5月1日,红一军团在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的指挥下,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绕开昆明,经过富民西进,5月2日,连克禄 劝、武定两座县城,击毙两县长,沿川滇大道星夜向元谋进发。 同日,中革军委向一军团发布《关于我军向元谋龙街大道渡江的 指示》,指出会理只有刘文辉部300余人,昆明通会理走元谋龙 街大道渡江,“我一军团经武定、元谋由龙街渡江,并引敌向 西”。5月3日,从武定石腊它兵分两路进入元谋:一师从太阳 坡、活佛寺方向入境,路经乌头禾、乐甫、老岳村、红冈、你 莫、领庄、中ft、淇柳、安定、黄瓜园、朱布、海洛、大那别、 小那别、鱼洗、大树村、那旧、白泥湾等二十几个村庄,马不停 蹄,行程70多公里直插江边龙街渡口;二师从白路和尚坟进入县 境,经马头ft、班法、挨那望、中屯、大水井、月龙、杨柳、沙 地等十几个村庄,行程60多公里,于当天下午占领了元谋县城马街。

红一军团为在元谋龙街渡寻机渡江,宣传和发动群众,经过 元谋县6个乡镇,115个村庄,历时4天,行程300多华里。红三军 团第十一团政委张爱萍在皎平渡渡过金沙江后,为保障红军大部 队渡江入川后在会理休整,联络一军团到皎平渡过江,率加强营 由北进入元谋县姜驿乡,到龙街渡北岸盐水井棋盘ft驻防阻截, 历时3天。红军在元谋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攻城夺隘,打富 济贫,架桥石花滩、攻占元谋城、阻击白酒坡、镇压敌团总、阻 截盐水井、血洒大弯箐,宣传抗日救国,有效地牵制了国民党尾 追之敌,最终摆脱了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顺利渡江,取得了 战略转移中“巧渡金沙江”,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胜利,谱写了 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篇章。红军在元谋牺牲了14人,留落9人,元 谋14名热血青年参加了红军,与元谋人民结下了深情厚意,播下 了革命火种,留下8个革命遗址和近20条宝贵的红军标语。

 

              抢占龙街渡   架桥石花滩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ft狭谷间, 江面宽阔,水急浪大。龙街渡口位于金沙江中段元谋县北部的江 边乡龙街村,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势险要,江面宽阔,距上下渡 口较远,使它成为古代南丝绸之路“灵关道”上的七大渡口主要 之一,是滇川两省商贾往来的重要枢纽通道,自古有“扼川蜀之 锁钥,控滇北之樊篱”的美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5月3日 晚,一师先头部队赶到龙街渡口,老百姓被国民党欺骗逃入,发现江上的渡船已全部被敌人拖到对岸烧毁,在四处寻找船

只都没找到的情况下,又受到扼守江北岸的川军刘元瑭部第30团 的阻击,为了抢时间渡江,红军立即修筑工事,投入战斗,一面 用重机枪还击江北岸川军,一面马不停蹄地收集竹子和木板扎筏 子,准备趁夜强行渡江。因夜色漆黑,水流湍急,江北岸的川军 又集中火力阻击,在龙街渡口强渡金沙江没有成功。

5月4日上午,一师在师长李聚奎、政委黄苏的率领下赶到 龙街渡。为避开敌人的视线及火力的阻击,抢渡金沙江,师长李 聚奎立即命令后续部队沿途收集竹子、木板,到龙街渡上游3公 里的石花滩架设浮桥,设法寻机渡江。同时,令通信连向后架了 15里电话线,并派一名参谋等候在那里,以便与军团司令部随时 联络。

在此之前,红军进入云南后,蒋介石认为红军声东击西,不 是贵阳,也不是昆明,真正企图是强渡金沙江无疑。为了阻止红 军渡江,预先令西康(今四川西昌)省政府主席刘文辉(国民党 二十四军军长兼川康边防总指挥)派兵扼守金沙江各渡口阻截, 川军一个团控制龙街渡口北岸,又令薛岳率各纵队跟踪北追,令 空军每天在巧家渡口、隶属寻甸洪门口、禄劝的皎平渡口、元谋 的龙街渡口一线进行侦察。又将船只悉送北岸,严加控制。云南 省主席龙云亦电令武定县毁船封江锁渡,并派一个姓缪的督练到 江边督查,把江边及龙川江两岸约30余只木船及漂木强行集中到 龙街渡口,大部分被焚毁,少部沉于江北岸的水里,阻滞红军的 渡江行动,企图将红军消灭于金沙江南岸。

5月3日早,国民政府元谋县长杨钧之和团防大队长赖华堂 闻红军在5月2日连克禄劝、武定2座县城,已进入县境,便率常 备队100多人仓皇弃城向西出逃平田班果,并以:“据探报,共匪于东日下午四时攻入禄劝城,旋攻武定城,亦破……本县已督 团加紧严密堵截,唯城小垣破,枪少械差,恐难抵御,万恳派兵 兼程增援,以期巩固。”电告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龙云,红军已 进入元谋,恳求派兵增援。据3月4日飞机侦察“红军在元谋以北 的金沙江架设浮桥”报告,致使蒋介石及敌剿总指挥薛岳判断红 军主力“必在元谋金沙江渡江”,蒋介石当日紧急下令:“不顾 任何牺牲,追堵兜截,限歼匪于金沙江以南地区,否则以纵匪论 罪。”薛岳也急忙向滇军孙渡纵队、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吴奇 伟和川军江防司令刘元瑭等下达了“向元谋急进!”、“向元谋 追剿!”、“向元谋兜剿!”的命令,督令尾追红军的滇军、中 央军大部队加速尾追赶到元谋,急令川军西康(今西昌)刘文辉 部沿江阻击;催促滇军和国民党中央军的欧震师由北向元谋金沙 江前进,限7日午后到达;梁华盛师由元谋向永仁前进,限8日到 达,“歼灭”渡江红军;万耀煌师由团ft以西地区转向元谋金沙 江急进;三十六军周浑元部向牛街经武定、罗次、禄丰、向楚雄 前进,限11日到达。空军第三、四两队,限7日炸毁金沙江红军 架设之浮桥,企图凭借数十万兵力及金沙江天险,扬言“同仇敌 忾、灭此朝食”,将红军聚歼于金沙江南岸的元谋地区。石花滩 距龙街渡口5华里,江水缓流,江面狭窄,北岸是陡峭的ft岩。 经过两昼夜的艰苦奋战,浮桥架设了一半。5月5日,用绳拴住门 板,然后从上游一块挨着一块往水里放,由于石花滩两岸是陡峭 的ft岩,江面狭窄,水流太急,浮桥架到三分之一就被水冲走, 用骡马拉绳和拖人过江,也因江面水流太急,游到一半,转个圈 又折了回来。两架国民党飞机从上游飞来侦察、袭扰,又没有器 材无法继续再架。5月6日上午,敌机又从上游飞来,对架设过半的浮桥狂轰滥炸,疯狂阻止红军渡江,投下的炸弹偏离浮桥,纷 纷落到南ft上爆炸。由于找不到船只,又缺乏架桥材料,加之江 水湍急,江面较宽,敌机不时来袭扰、轰炸,多次架浮桥均未成 功,漕渡难以实现,渡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李聚奎立即组织全 师团以上领导干部在龙街渡金沙江巡检司的师临时指挥部召开会 议,商讨渡江的办法,提出了不少建议,想了不少架桥渡江的办 法,但经过试验后,又都一一没能取得成功。5月3日,中路纵队 干部团之先遣队,在总参谋长刘伯承指挥下,在皎平渡偷渡成 功,控制了渡口,并夺取四川会理到皎平渡之间的重镇通安,中 路纵队顺利渡过金沙江。因此,中革军委当即决定,留红十三团 在洪门渡过江,红一、红三、红五军团全部改由皎平渡渡江。6 日上午,一军团接中革军委5月5日致林彪、聂荣臻、李聚奎、黄 苏、陈光、刘亚楼一军团改变渡江地点电令:“甲、军委纵队当 日已渡河完毕,三军团7日上午可渡毕,五军团在绞[皎]西[平] 以南任掩护,定8日下午渡江。万敌8日晚有到绞[皎]西[平]可 能。乙、我一军团务必不顾疲劳于7日兼程赶到绞[皎]平渡,7日 黄昏前渡河完毕,否则有被敌隔断危险。丙、从龙街经白马口、 志力、鲁车沿河小路直达绞平二百四十里间不能过马、行李,如 绕绞西里程或较多,则你们必须日行百三四十里以上,由你们决 定。但时限不能延误。丁、鲁车两船已集中绞[皎]平,志力闻已 停渡,但白马口、大平地今须即刻查明,派队抢船,如得手,依 船数即以一部或大部从此渡河,则更捷便。”后,一军团命令全 军:一师在前,二师断后,于当天傍晚沿江边向东转移,火速赶 往皎平渡渡江。李聚奎师长命令:“留下小部分部队继续佯装架 桥,全师部队收拢,吃了午饭休息两个小时即出发,向皎平渡转移。”

6日晚,一师星夜兼程,打着火把翻越江边乡水岗坡,直奔皎 平渡渡江。

一师一面与敌人战斗,一面架设浮桥寻机渡江的同时,派 出宣传队到江边龙街街头宣讲革命主张,向群众宣传:红军是工 人农民自己的队伍、为了全国人民的解放,红军北上抗日等革命 道理,号召各族同胞同红军联合起来,打倒国民党,打倒土豪劣 绅,书写宣传标语,开展政治宣传。红军在江边龙街渡口的江边 村和龙街村的墙壁上面留下了“工农团结起来,不交一分钱给 区、乡公所!”、“不当挨饿挨打的白军,大家当红军去!”、 “官兵平等,反对白军官长打骂士兵!”、“组织抗捐军,反对 苛捐杂税!”、“武装暴动起来实行不交租不纳税!”、“白军 兄弟和红军联合起来,打倒军阀龙云、刘湘!”、不替卖国贼军 阀打仗,当红军打日本去“等红军标语。

5月7日上午,敌机由南逆江低空飞行对石花滩再次进行轰 炸,有两枚炸弹击中浮桥,铺设浮桥的竹子、木板顺江漂流,遂 以“完全炸毁”向上峰请功。北岸川军见红军已走,遂撤回四川 会理。

 

                攻占元谋城   阻击白酒坡

 

5月3日下午,二师迅速占领元谋县城后,红军砸开监狱救出 被无辜关押的100多名穷苦百姓,打开县衙粮仓,连同没收团防 大队长赖华堂等十多户土豪劣绅的财物分发给穷苦民众。同时, 派出部队深入官能、广茂、怕郎、张二村、鱼水井、七棵树等附近村寨宣传革命道理和共产党的政策,发动穷苦民众打土豪,分 浮财。次日,在县警察局门前搭建一个台子,红军干部向群众宣 传:“红军是穷苦人民的军队!”,在街头以表演抗日救国活报 剧的形式用一人妆扮成日本侵略者,由红军押着游街,众人同声 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到县城及周边村中的墙 壁上画漫画,书写宣传标语,广泛宣传革命道理,发动广大民众 打倒贪官污吏,铲除土豪劣绅。同时,派出第六团三营在地势起 伏,视野开阔的白酒坡梁子布防,掩护一军团主力寻机渡江和在 元谋宣传、发动群众。5月6日,刘正富率领的滇军第一旅及广护 独立营从马头ft进入县境。中午,滇军先头部队广护独立营一到 白酒坡就遭到三营指战员的迎头痛击,以为遇到了红军主力,等 待增援部队赶到。下午,刘正富部赶到,多次发起猛烈进攻,也 被三营击退,双方对峙到天黑。此次阻击战持续6个多小时,打伤 滇军10余人,打死4人,红军伤4人,牺牲2人。战斗结束,已经是 下午7点多钟,天黑时,滇军见久攻不下,广护营退驻马头ft,旅 长刘正富带队龟缩老城。当晚,红六团团长朱水秋和政委邓飞用 电台与中革军委取得联系,报告白酒坡阻击敌军的情况,请示下 达下步行动命令。红六团接到中革军委十万火急电令:“我军主 力已在皎平渡渡过了金沙江。你团即刻出发,限9日上午12时前务 必要经元谋抵皎平渡赶渡金沙江,否则将有留在金沙江南岸打游 击的危险。”三营红军坚守到晚上10点多钟,悄悄地撤离阵地, 到县城和部队汇合,安顿好伤病员后,于7日凌晨3时,星夜从紧 风垭口和鸡冠ft翻越东ft,日夜兼程,急行军200多公里ft路,赶 赴禄劝皎平渡过了金沙江。

7日中午,滇军打听到红军已撤走,才气势汹汹地从老城开往县城,尔后又兵分两路继续尾追红军,广护营部往江边龙街,刘 正富往东ft方向追到武定县的慕连及禄劝县汤郎,闻红军已从皎 平渡过江入川,才败兴返回昆明。紧接着薛岳、周泽元又带来中 央军追到元谋,这时红军早已离开了元谋。

5月8日,红一军团大部赶到皎平渡渡过金沙江,5月9日,红 一军团后续部队渡江完毕。毛泽东主席和刘伯承总参谋长在江边 等候过江。

 

                镇压敌团总   阻截盐水井

 

5月6日,为了保障红军大部队渡江入川后在会理休整,联 络一军团到皎平渡过江(因为军委3月5日与在元谋龙街渡的一军 团失去了无线电联系),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派三军团十一团 政委张爱萍带领一个加强营及团侦察排,携带电台,沿着金沙江 北岸西进,到龙街渡口北岸的盐水井一带布防,阻截尾追到元谋 的国民党滇军。当日夜,张爱萍奉命率部出发,翻越江岸高耸的 悬崖,冒雨沿江岸崎岖的小道逆江而上,下半夜雨过天晴,到达 鲁车渡北岸,发现南岸连绵不断的火把,犹如一条火龙在江岸游 动顺江而下。经司号员通过号音联络,知道是红一军团一师的部 队,遂用集体喊话的方法,把军委要他们火速到皎平渡江的命令 传达过去。7日天亮,加强营在鲁车渡附近江边找到了一只小船, 把一军团野战医院院长戴胡子率领的一批伤病员接过江,又继续 沿江向川、滇大道的姜驿前进。上午,加强营过四川省会理县绿 水河时,敌团总唐兴斋纠集恶霸豪绅召开联防会议,密谋策划阻 击红军从龙街渡口渡江。侦察排乔装国民党军进了城,抓获团总唐兴斋和100多个团丁,随即迅速进占姜驿并收拾了民团武装。红 军将唐兴斋押到姜驿(时属武定分县),劝其改恶从善,支持红 军北上抗日。通过宣传教育,其他几名土豪劣绅表示愿资助红军 北上抗日,改恶从善,不敢再胡作非为,但唐兴斋仍顽固抗拒, 坚持反动立场,继续与红军为敌。红军决定召开群众大会,公审 唐兴斋。红军在姜驿税卡——厘金局前召开有100多群众参加的群 众大会,宣讲“红军是工人、农民自己的队伍,为全国人民的解 放要北上抗日,彝、汉各民族一律平等,打倒国民党、打倒土豪 劣绅”等革命道理。一些深受唐兴斋残害过的贫苦农民纷纷控诉 其罪行,并要求红军处决唐兴斋,为被其残害的百姓报仇雪恨。 为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发动穷苦百姓,红军当即宣布 就地处决唐兴斋。同时,没收了孙晓安、吕福伐等土豪劣绅的 财物,杀猪羊6头(只),一并在街上分给穷苦百姓。召开大会 时,一红军战士用刀在一棵朴树上刻下了“大中红军”的标语。 当天,加强营在穷苦农民杨文开带领下,翻越火焰ft,走过沙沟 箐,黄昏到达龙街渡北岸盐水井村,在龙街渡北岸棋盘ft上修筑 工事,监视对岸敌情。

加强营在盐水井活动了两天,不见敌影。5月8日下午,敌 军孙渡纵队尾追至龙街渡口,派出侦察部队四处窥探,但刚到金 沙江边就受到了红军弹雨的迎头痛击,便惊惶失措连忙退却。次 日,加强营接到中革军委迅速撤回四川会理的电令,当晚,在盐 水井村点起灯火,迷惑敌军,乘着朦朦夜色,悄悄撤离,沿原路 穿越沙沟箐、翻越火焰ft,急速沿着滇川大道,赶赴会理归还建 制,继续北进长征。


 

 

                  播洒革命火种   建立鱼水情谊

 

元谋地处多民族地区,信息闭塞,经济文化欠发达。由于 历代反动政府制造民族纠纷,挑动民族内部的冤家械斗和血亲仇 杀,各民族蒙受了巨大的牺牲,对军队存有戒心,特别是反动派 对红军的诬蔑宣传,各族群众对红军存有凝惧。红军长征过元 谋,在寻机过江和与敌人激烈战斗过程中,不顾频繁的战斗,连 续行军的疲劳,坚决贯彻执行了“宣传队”、“播种机”的政治 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和革命道 理,号召各民族团结起来闹革命,播下了革命火种,深得元谋各 族人民的拥护,赢得了元谋各族人民的信托、爱戴和支持。红军 在县城和姜驿、龙街的街道上演讲、表演抗日救国活报剧、召开 群众大会及利用宿营时间与各族群众促膝谈心等形式,向群众宣 传革命道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红军是穷苦人民的军 队!真心实意团结和爱护各族人民的政策,号召各民族团结起来 闹革命,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心声,使穷苦民众懂得了受压迫和剥 削的根源。红军进入元谋后,砸开了监狱,释放被囚群众,解民 于倒悬,打开县衙粮仓,没收土豪劣绅财物,并把财物分给劳苦 民众,深得人心。在县城、龙街、江边、姜驿、沙地、杨柳村、 鱼水井、大乌头禾、埃那望等10多个街道和村庄的墙壁上书写标 语,进行革命宣传。在江边龙街写下了:“官兵平等,反对白 军官长打骂士兵!”、“工农团结起来,不交一个钱捐税给区乡 公所!”、“武装暴动起来,实行不交租不纳税!”、“组织抗 捐军,反对苛捐杂税!”、“不当挨饿挨打的白军,大家当红军去!”、“不替卖国贼军阀打仗,当红军打日本去!”、“白军弟 兄同红军联合起来,打倒军阀龙云、杨湘!”等标语;在乌头禾村 写下了:“红军是乾(干,即穷的意思,下同)的军队!”“打 倒帝国主义的国民党!”、“红军是工农兵!”、“红军是帮助乾(干)人打土豪!”等标语;在县城写下“百姓兄弟们,大家都 是中国人,要携起手来共同抗日去!”、“打倒贪官污吏,铲除 土豪劣绅!”、“打倒压迫人民的政府!”、“人民邮政,军 民一体保护!”、“反对军阀龙云出卖云南!”、“打倒土豪 分田地!反对封建压迫,反饥饿,建立苏维埃工农政权!”、 “反对清丈、抽收农民八元一亩地亩捐!”等标语;在杨柳村写 下:“人民自卫军,不拉夫封马!”、“打倒旧政府,解除人民 苦!”、“不要一针一线!”等标语;在埃那望写下:“红军欢迎 白军弟兄过来当红军!”;在鱼水井写下:“在长期的大规模战 争中发动广大群众斗争!”、“在广大机动地区消灭一切堵击、 尾追的敌人!”等标语及在姜驿街的一棵朴树上刻下:“大中红 军”标语。给元谋人民留下宝贵的实物资料和精神财富。红军走 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清乡,大部分红军标语被损毁,特别是县 城及周边村庄的标语已被铲除。穷苦人民感恩红军,怀念红军, 用泥巴把标语粘糊起来,直到解放后,才把泥巴扒开,标语保存 至今。

红军不仅用多种形式宣传革命道理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 主张,而且用自身的行动影响教育群众。红军纪律严明,所到之 处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秋毫无犯,对人和蔼可亲, 救济穷人,深受群众欢迎和拥护,谱写了一曲军民团结,战胜敌 人的颂歌。

红军不惊民,不扰民,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无论刮风下雨, 或是蚊虫叮咬,红军都不进民房,在街道屋檐下、村寨场坝里露 宿。驻扎在张二村回族村落的红军,尊重回族风俗习惯,从不进 入回民厨房。红军在向当地群众借用东西时,每借一件物品就交 给物主一个木牌,上面写着所借物品的名称,用后如数归还并收 回木牌,若有损坏照价赔偿,对帮助红军做事的群众还给予报 酬,草鞋烂了自己用破布条子编织而穿;五月的元谋,天气炎 热,火辣辣的太阳烤得大地冒起丝丝热气。当年,红军长征过元 谋,正值西瓜成熟季节。由江边龙街渡口向石花滩运送架桥物资 的红军战士,一个个汗流浃背,口干舌燥,一时又找不到可饮用 的水。在经过骂拉莫、腊甸等村一片片西瓜地时,口干舌燥的战 士想买个西瓜解渴,可是寻不到主人,红军战士只好吃了西瓜, 再将铜钱放在瓜壳里留给主人。骂拉莫村村民李自明种了5分地 西瓜,由于受国民党反动派污蔑红军反动宣传的影响,红军途经 该村时,李自明跑到村旁的ft箐里躲藏起来,远远瞅着大队身穿 灰蓝粗布军服,头戴红五星八角帽的队伍沿江经过他家的西瓜地 时,心想,今年的西瓜白种了,红军队伍离开后,懊丧的李自明 急忙跑到西瓜地一看,竟发现瓜壳里有铜钱,细细收拾,足足有 100多个。原来,红军仅吃了地里的小部分西瓜,并在瓜壳里留下 了100多个铜板。顿时喜出望外,感慨万分,逢人就夸红军好。 受骗外出躲藏的贫苦农民纷纷返回家中,请红军到家里住,帮助 红军挑水、做饭洗补衣服。红军走时,主动给红军带路;海螺村村 民顾文富,红军路过村寨时,因受反动宣传的影响,急急忙忙躲进 了深ft,心里却担心着家里来不及藏的东西。红军走后,他急忙回 家一看,发现院子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屋里的水缸、水桶装满了清悠悠的水。只是堂屋里的几坛酒和畜厩里的毛驴不见了。他四处查 看,看到自家门前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板,我们用了您 的酒,宰食了驴,留下200块钱在家堂上,请收下,红军某连”。 红军在盐水井村曾肖氏家住宿,刚一住下,就忙着挑水、扫地,帮 房主劈柴;曾氏忙着为红军烧水、做饭,缝补衣物。有一位红军小 号兵还经常与曾氏之子曾正发玩耍,讲红军战斗故事。部队出发 时,小号兵送来一床毯子,十几个铜板,对曾氏说:“大妈,吵 闹你家了,这床毯子留给你家用吧,铜钱作为酬谢”临走时,小 号兵动员曾正发一同参加红军,因曾要扶养年迈的老母而未能如 愿。……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红军以严明的纪律和亲民爱民的事 实驳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宣传,赢得了穷苦百姓的信任与爱 戴。红军撤离时,有14名青年主动报名参加了红军北上抗日,100 多名村民星夜为红军带路和运送物资。

元谋各族人民耳闻目睹了红军为工农大众流血牺牲,破天 荒地知道了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军队,他们从内心里感激和爱 戴红军,亲近红军,许多人主动帮红军挑东西,做向导,抱草铺 床,烧水做饭,打草鞋,做鞋垫,缝补衣物,不少人冒着生命危 险,保护红军伤病员。红一军团一师一团一连战士邱太明,15岁 参加红军,从江西长征到元谋县龙街,因生重病不能起床,连长 将其寄留在刘恩杰老人家里养病。红军走后,国民党政府下令清 乡屠杀红军留落人员,刘把邱太明背到财神庙里隐藏起来,每天 刘为他送水、送饭、送药;国民党江边乡长去审问邱时,刘认其 做儿子;滇军到龙街,刘又急忙把邱太明背去ft箐里躲藏,国民 党中央军来时,又将他背去龙王庙佛像后藏起来,躲过了一次次 劫难。邱太明病愈后,无法追赶红军,就与老人相依为命,直到刘去逝。一师卫生队战士郭海因病,留在把业村文国安家养病, 文家夫妇无儿无女,将他当作亲生儿子收养,在文家夫妇的掩护 和精心调理下恢复了健康。文家夫妇病逝后,郭海到罗岔、河西 等地帮工度日,最后到康家村入赘落户。二师侦察连一班班长杨 中岚,在白酒坡阻击战中,腿部负伤,战友用马将他驮到牛街 村,留在罗常华家养伤。罗家将杨中岚秘密地隐藏起来,躲过了 敌人的屠杀,伤治愈后,在牛街安家。一师战士梁桂民,在作战 中负伤,忍着剧痛随部队来到骂拉莫村,落伍在村旁的草丛里, 村民张秀英的父亲发现后,将他背到石头窝隐藏起来,张大爹为 防止敌人搜查,将他身上的血衣脱下,换上农民衣服,每天送水 送饭,精心治疗伤口。四个月后,梁桂民恢复了健康,要去寻找 部队,张家为他准备吃的食物、路费,含泪送到元谋县城马街。 被掩护的红军战士还有田大喜(湖南人)、周海权、曾海云、梁 桂明。白酒坡阻击期间,班法村戚翔金等十多位贫苦农民连续三 天给白酒坡阵地上的红军送水、送饭。红军长征过元谋,虽然时 间短暂,却广泛地接触了各族群众,与各族人民结下了情同手足 的情谊,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红军走后,有 两名掉队的红军战士因迷路,走到华竹怕地村田坝里,被保长盛 用书派人抓住,抢走了衣物和钱财,用枪托打、皮鞭抽,企图从 红军战士嘴里说出红军的机密。可是,这两名红军战士坚贞不 屈,高喊:“打倒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怒 视着凶手,对红军的机密一字未吐,最后被拉到华竹河大弯箐口 的沙滩上杀害,就义前两名红军战士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不断 高呼:“红军万岁!”、“打倒土豪劣绅!”等口号。两名因负伤 和病重不愿增加部队负担留下的红军战士,在丙戌大箐遭余安祥、李发荣残酷杀害。负伤的红军战士刘洪昌隐藏在高卷槽村一 户农民家治病,被抓杀害;在江边乡大树村被张文兵杀害一名生 病的红军战士,在黄瓜园镇安定村和雷布大箐杀害两名红军伤病 员。姜驿乡贫苦农民杨文开把红军带到龙街渡北岸,尔后带红军 到会理,回来后被以“通匪罪”严刑拷打,送武定监狱关押一个 多月。红军威武不屈、不怕流血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深深 地启迪和教育了元谋各族人民,群众忍着悲愤,安葬了烈士的 遗体。

 

                革命火种竞燎原   不惧风险求解放

 

千百年来,元谋的穷苦百姓遭受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 压迫,过着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的生活。红军长征经过元谋县凉 ft、老城、江边、姜驿乡和元马、黄瓜园镇,纵横300余华里。 虽然时间短暂,却广泛地接触了各族群众,不仅与各族人民结下 了情同手足的鱼水情谊,红军在元谋的ftft水水留下了革命的足 迹,洒下汗水和鲜血,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红军威武不屈、不怕 流血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深深地启迪和教育了元谋各族人 民,唤起了元谋人民翻身求解放的觉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终 成燎原之势。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元谋不少仁人志士,革命青 年,为穷苦大众翻身求解放锲而不舍,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 继,积极寻找党的组织,投身革命的解放事业,为推翻旧社会作 了英勇顽强的斗争。旅省部分进步学生多次回元谋进行秘密的串 连和传播革命书刊,组织进步师生开展革命宣传活动,不断启迪元谋人民探索真理追求翻身解放的道路。为元谋开展党的地下革 命工作创造了条件。

抗日战争中,不少元谋子弟血洒抗日战场。从1938年至1943 年,总人口不足4万人的元谋县,就选送了667名青年补充到抗日 军队,其中有127名补充到中国赴缅甸远征军参战;元谋子弟参加 了抗战初期的台儿庄战役和松沪保卫战等战役。127名元谋籍官兵 阵亡。元谋有志青年不畏艰难险阻,投身革命。1942年,共产党 员、昆明护国中学元谋籍教师杨有奘(杨墉)多次寄回《共产党 宣言》、《新华日报》等革命书刊在部分学校师生中传播。1945 年12月,王宗泽与进步学生张炳今先后带领元谋旅省学生回元谋 组织、宣传、声援昆明“一二·一”学生运动,同学们分头到伊 斯兰中学、元马镇小学、元谋中学宣传“一二·一”学生运动的 起因和经过;宣传“反对内战、反对镇压学生运动”,揭露国民 党镇压学生的罪行。在县城街上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开展募捐 活动,轰动了县城。学生的爱国行动引起反动当局的恐慌,国民 党元谋县政府派出武装警察撕毁标语,驱赶围观群众和学生。随 后,国民政府县长杨文龙怕学生闹事,一面派警察沿街巡逻,一 面传讯学生家长,令其管教各家子弟,否则将要抓人。学生返昆 上学后,斗争由公开转入隐蔽。1946年8月,旅昆进步学生王宗泽 再回元谋发起以“团结青年,读书学习,练习写作,为民先锋” 为宗旨的“励进社”,联络广大青年学生,在茶园小楼学习《大 众哲学》、《读书与生活》、《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 座谈会上的讲话》、《社会发展史》、《王震将军南征记》等革 命书刊,组织编印会刊《民锋报》,举办壁报《民锋周刊》。青 年学生纷纷在《民锋报》、《民锋周刊》上发表文章,《保长抓壮丁》、《征兵委员》、《蜡烛颂》,以新颖的革命内容,吸引 了不少观众,群众纷纷称赞青年学生敢想、敢说、敢作、敢为, 不愧为民先锋;而国民党当局则大为震怒,派出警察撕毁小报, 抢走办报经费,强令小报停刊,从此,“励进社”由公开活动转 为隐蔽斗争。当第二期《民锋报》刊登解放区减租减息的文章再 现街头时,国民党元谋县党部书记王子潘暴跳如雷,当即派人上 街撕毁小报,查封报址,没收油墨纸张及刻印工具,当晚县党部 传讯王宗泽等人,指责“完全是受了共产党的煽动和利用,强令 小报立即停刊。”至此,“励进社”被迫解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是年,多克小学进步教师陆竟成(陆志)、郑利 生等在多克一带传阅《新华日报》等革命书刊,以出墙报、演话 剧的形式,开展反对高利贷和苛捐杂税的革命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工委陆续派出干部到滇 北地区开展地下工作及武装斗争,建立了游击队根据地。1949年 5月12日至6月9日,以丁志平同志为首的“中国民主联军滇黔军 区纵队”为解放元谋,7000余人进攻元谋城,元谋各族人民振臂 而起,积极响应,支援攻城,参加联军达500余人。联军在县境 内几经作战,多次攻城,围城近月,虽然攻城失利未克,但有力 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动摇了国民党在元谋反动统 治的基础。联军退出元谋后,县长兼元(谋)、大(姚)、永

(仁)、盐(丰)四县联防总指挥朱淮,下令对全县清乡屠杀, 联军参谋长罗久思及无辜群众60余人惨遭杀害,白色恐怖更激起 了元谋人民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无比愤恨,革命烈火愈烧愈旺。

1949年7月,中共云南省工委派元谋籍共产党员张炳今,带 领“元谋人民服务团”回到元谋开展地下革命工作,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青年同盟”(简称:)及“新民主主义军 人同盟”(简称“新军盟”)等组织,10月,成立了元谋县“民 青”领导小组,在全县5乡1镇建立了“民青”支部,先后发展了 “民青”盟员343人。在党的领导下,“民青”开展地下革命斗 争,深入城乡宣传发动群众,广泛地开展统战工作,争取开明士 绅,在县常备队部份官兵中发展“新军盟”。1950年1月,元谋地 下党“民青”组织,按照滇北地委立足于武力解放元谋的决定, 策动常备队一、三中队各一部武装起义,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滇 桂黔边区纵队6支队32团3营和边纵独立2团,于1950年1月19日解 放了元谋,为元谋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