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粹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10421386
本馆由[ 爱无止境 ]创建于2012年05月01日

张德粹成长时期

发布时间:2012-05-01 09:51:30      发布人: 爱无止境
(19001—938)
  张德粹,字敬之,1900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攸县东乡田村。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13岁之前一直随父攻读四书,后来才人本乡新办的国民学校和攸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1917年就读于长沙岳云中学。中学毕业后,依靠亲友的资助和奖学金,先后就读于南通农学院、金陵大学及东南大学农学院。1922—1927年在东南大学专门学习农场管理、农业经济及农业化学等学科,1927年获学士学位。这段时期,奠定了他毕生专心致力于研究我国农业经济问题的基础。同年应母校长沙岳云中学的延聘,担任化学教员。1931年又回到国立中央大学(即原来东南大学)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并兼任助教。次年再一次回到岳云中学任教员,兼任训育主任,襄助办学。
  1935年,在长沙参加湖南省公费留学考试,被录取为四人中的第一名。由于久闻丹麦农业发达,土地制度改革卓有成效,农业合作组织完善,张德粹于同年8月乘船经南洋、地中海去了欧洲,在意大利威尼斯登岸,改乘火车经德国到达丹麦,考察丹麦农业及合作组织,后来进入丹麦皇家农学院进修。
  1935年10月转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Manchester Uni-versity)的合作学院,专门研习合作原理一个学期。写了一篇毕业论文,题为:“合作原理之综合分析”,获“荣誉研究员”证书。1936年春天,再返丹麦,遍访农业社区,考察各种不同形式的农业组织与农业合作社近3个月,熟悉了丹麦农业合作与农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实际经验,并顺便考察了德、奥、瑞士、法国及瑞典等国家的农业经济状况,互作比较参照。同年9月人英国的威尔斯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Wales),在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艾世比教授(A.W.Ashby)指导下,研究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合作问题。艾世比教授为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IAAE)创办人之一,也是英国各地农业组织协会(Agricul-tural Qrganization Society)的热心支持者。在他的指导下,张德粹撰写了他的硕士论文,题为:“英国与丹麦之农业合作金融比较分析”,总结了在丹麦和英国三年考察与研究心得,受到五位考委一致的高度评价,获得了硕士学位,英国有几家合作组织争相刊印发表他的论文。
  获得硕士学位后,张德粹又随艾世比教授转到牛津大学(Oxford Unoversity)的农业经济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这个时候,我国的抗日战争已经爆发,于1938年8月起程回国。返国途中经过美国,便中访问了哈佛、耶鲁、康乃尔、威斯康星及加州大学,并访问了几家大农场与农业合作组织,与我留美同学交流了在国外考察和学习的经验与体会。回到老家攸县时已是11月初了。
  1921年张德粹与同乡陈相淑女士结婚,生有一子二女,均学有所长。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