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皇后”颜佩琼永别舞台
消息传开,戏迷们纷纷赶到医院悼念这位为泉州高甲戏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的“高甲皇后”。
噩耗 排戏成为绝唱 突发脑溢血辞世
“她前两天还在为安溪艺术学校排戏,准备参加他们的毕业典礼,连服装、道具都准备好了,还打算坐早上6点的班车去安溪,可以赶8点的典礼。”昨日下午,颜佩琼的丈夫姜玉杰一脸憔悴。他是泉州市高甲戏剧团乐队演奏员,爱妻的突然离世,使他悲伤欲绝,数度哽咽。
“我一直说太辛苦了,安溪就别去了,可她说汇报演出对学生很重要,坚持要去,几天来都是很投入地排戏,没想到竟成了她的绝唱。”7月7日凌晨4时,颜佩琼突然病危,姜玉杰连忙将她送到医院,5时做CT,诊断为突发脑溢血。
“我们一直不肯放弃,只要她能多活几年,即使是植物人也没关系。”姜玉杰说着,眼角再度潮湿,他仍然无法接受事实,“她还准备去台湾演出呢!”
昨日下午,泉州戏曲界人士沉痛悼念颜佩琼。颜佩琼将于7月11日上午10时出殡。
贡献 演技自成一家 人称高甲皇后
颜佩琼,笔名颜滢,泉州人,她主攻青衣,擅长花旦。从14岁入行,她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以娴熟的演技获得极高赞誉。
“嗓子好、唱腔棒、可塑性强。”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吴团长对颜佩琼赞不绝口。年纪稍大的戏迷大多看过颜佩琼的戏,她所扮演的角色,不论是《昭君出塞》的王昭君、《连升三级》的甄似雪,还是《王金鸾祭法场》的王金鸾、《珍珠塔》的陈翠娥、《黄卷与蚊诗》的白雪贞,都演得非常好,人物形象鲜活,艺术感染力很强,给广大戏迷留下了深刻印象。
曾有位铁杆戏迷如是评价颜佩琼:台上扮相端庄典雅,表演刚劲挺拔,唱腔自成一派,能把观众“唱热”。由于她驾驭角色和控制舞台局面的高超能力,为高甲戏演员中所罕见,因此观众封她为“高甲皇后”。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二度梅”获得者曾静萍曾说:“凡佩琼演戏我必看,能给人欣赏与启迪,回味无穷。”
收徒 桃李芬芳 培养旦角精英
1993年以后,由于年龄限制等原因,颜佩琼离开舞台退居二线,到泉州艺校高甲班任教,把毕生所学教给下一代。
泉州知名主持人陈少霞就是颜佩琼的学生。“不论大事小事,恩师很负责很认真,师德高尚,口碑很好,被誉为‘高甲皇后’一点不为过。”陈少霞说,时至今日,她仍然记得恩师的谆谆教诲:“学戏,先学做人。”
“目前高甲戏中青年演员都是她的学生,可谓桃李芬芳。”高甲戏剧团吴团长说,颜佩琼与别人不一样,她极有耐心,对学生如慈母,从没有棒打过学生,在生活上她很关心学生。如今活跃在高甲戏舞台上的演员,绝大多数都是颜老师的学生,“现在舞台上挑大梁的旦角精英全是她的学生,这其中包括福建省‘水仙花’得主和‘梅花奖’得主陈娟娟。”
1983年,陈娟娟从泉州艺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有幸得到颜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演技不断提高。
境界 人淡如菊 毕生献给高甲戏
退休后,颜佩琼没有休息,而是担任泉州老年大学闽南戏曲演出艺术团团长,她曾三次率领老年大学赴台湾演出。
2006年,在经过5年的辛勤付出后,颜佩琼和姜玉杰伉俪收集整理出版《高甲戏旦行传统套路》一书,以保存、记录、薪传高甲戏表演艺术。曾经有记者欲采访她,她一再推辞还给记者推荐其他老艺术家,她还对丈夫说要“尽量避开新闻界,不必太张扬,做好这个行当就好了”。她的低调是出了名的,人们赞誉她“梅以韵胜,艺以格高”。
从1958年从艺,至今已50余载春秋,颜佩琼始终坚持弘扬高甲戏艺术文化,她塑造的舞台形象早已烙印在戏迷的脑海里。
虽然她的人生已谢幕,但她的艺术精神并未落幕。
人物名片
颜佩琼
笔名颜滢,一级演员,主攻青衣,擅长闺门旦、花旦。1961年考入泉州高甲戏剧团演员训练班。历任泉州高甲戏剧团演员,福建省艺术学校福建泉州分校教师,泉州高甲戏艺委会副主任、支书指导教师、艺委会主任、艺术室主任。福建省第五届人大代表,福建省第五、第六、第七届政协委员。
声音
昨日下午,“高甲皇后”颜佩琼去世的消息在网络传开,网友纷纷自发悼念这位高甲皇后:
@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日月同悲,沉痛悼念颜佩琼老师。
@刺桐之泪:亲爱的佩琼阿姨,一路走好!
@老牌子大叔:高甲之花永不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