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澄宇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43284138
本馆由[ 李斌彪 ]创建于2011年02月05日

百年前改变岳阳命运的大功臣李澄宇

发布时间:2013-04-04 22:35:42      发布人: 李斌彪

百年前改变岳阳命运的大功臣李澄宇
                        

李斌彪 撰文



    李澄宇是同盟会会员、著名文学团体南社社员,船山学社董事,东池印社社员。民国初期陆军少将,后来弃武从文。从名儒吴獬,致力诗文联对,兼各家之长,而自成家数。岳阳李澄宇与醴陵傅熊湘、衡阳谢晋、岳阳平江姚大慈、姚大愿并称“湘中五子”名扬湖湘,斐声海内外。李澄宇《万桑园诗》中的《席上作》有奇警句,如“落日当筵红可吞”,有人呼他“李落日”。柳亚子对李澄宇诗的评价“李诗俊,姚诗纯”(李诗指李澄宇的诗,姚诗指姚大慈的诗);而毛泽东则借用《岳阳楼记》中的字句解读李澄宇“‘吾闻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洞庭’指李洞庭,‘一湖’指彭一湖”。
    1911年(辛亥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的枪声打响了,州在陕西游幕的李澄宇听到武昌首义消息后,马上赶往武昌参与起义。岳州(岳阳)光复后,李澄宇认为中国之革命“倡于报社,盛于学校,成于行伍”,所以他创办了岳阳最早的报纸 —《岳阳日报》。《岳阳日报》这是一张具有现代意义的成型报纸,开创了岳阳报业之始。岳阳也就成了湖南省较早有报纸的地市之一。出身贫寒的李澄宇将自己的忧国忧民都表现在自己的报纸上,所以《岳阳日报》一诞生就“代表民意”、“赞助共和”,“反对南北和议”,敢于“直言讽谏”,批评“政界措置失当之事”,在新闻界颇具影响,被舆论界称之为“湖南报界之新潮”、“竞争言论之第一声”。1912年8月14日,李澄宇因拒绝刊登岳州筹饷分局关于筹饷的公文并撰写了题为《阅岳州筹饷分局公拟办法章程之诤言》的社论,对章程中“无论贫富值十抽一”一条予以批驳,登之报端,大张公论,故招致当局恼恨。报馆被查封,李亦被知府拘捕。湖南长沙、上海、北京等地的报业同仁都展开营救,致函湖南都督谭延闿抗议,《申报》、《民权报》、《大公报》等报纸对李澄宇被捕事件经过予以报道后,湖南省政要迫于舆论压力,电饬岳州知府将李释放,但“不准李再充主笔”。就这样《岳阳日报》报社遭到了关闭,《岳阳日报》也就停刊了。
    1913年,粤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南段)在走向选址定线时,负责勘察线路的浏阳孔昭绶(毛泽东的老师)倡议并力主经长沙至平江,上报核定后,并打下了界桩。李澄宇认为这个走向于国计民生的长远利益极不合理,他不顾路线已核定界桩,力主粤汉铁路应伴两江(长江、湘江)南下,东便山丘平原,西利江湖一带……并就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物集散、线路远近、开凿难易、耗资之多寡、交通水陆运输之衔接及政治、经济、战略等重要意义详细论述,条例成文《驳湘鄂路线改由最古大道书》,洋洋万言,呈送民国政府(并刊登在各大报纸上),据理直谏,力排孔议。民国政府经复议,权衡利弊,遂决定将粤汉铁路走向由原定的平江改经岳阳,故有“我于斯道孰铮臣”之句存世。粤汉铁路线的更改,使岳阳成为水陆交通要冲,且经历百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1913年,民国政府废州设县,在北京中国公学任教的李澄宇上书民国政府,提议将巴陵县改为岳阳县。因山西省有岳阳县,且从606年设置岳阳县来,行政区划名一直沿袭了1308年。所以湘晋两省为“岳阳”一名争执甚大,当政者也认观不一。但“南游江淮,北渡河洛,西涉渭汧,东至海岱”见识广博并熟读“圣经、古史、军志、政书、国图、吏牍”的李澄宇,据理力争,认为巴陵系南北要塞,湖广要冲,更因岳阳楼因其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和范仲俺的“忧乐”二字名噪天下,其声望远播海内外……民国政府最终还是力排众议,系将已有1308年历史的山西岳阳县改为安泽县,将巴陵县改为岳阳县。
    1919年,南北军阀争夺岳洲,范司令驻岳郡联中,自冬至春,久驻不迁,校方交涉充耳不闻。李澄宇从北京致书云:“寒假校空,从权暂驻。此亦事势使然,靡伤军誉。目下草木萌动,春风满城,诸生考艺,时哉时哉!司令智在人先,意者已筹有移驻地乎?方事之殷,刁斗有声,弦歌罢响,今则又一时矣。……司令果即空出两校,俾搢绅兴学,有资他日,岳阳修志,安知不列诸名宦传中?”明日,其人即撤军他适,惮李澄宇之义正辞严也。  
   1922年,李澄宇登发《筹创岳阳公园启》,并亲自画图设计岳阳公园,经多方多年的努力,岳阳的第一座公园建成,公园被命名“中山公园”。
      
    洞庭湖畔“九龟一癞”山位于南津港口,舟车过此,人皆得以一览湖山风景之胜。
1931年湖北沔阳采石公司将此山肆行爆炸,李澄宇函上呈湖南省政府暨民国政府,乞令禁止,后得批准,及立石永禁。“九龟一癞”山至今仍为游览胜地。
    李澄宇历任《岳阳日报》社长兼记者,北京中国公学(中国大学)教授、《京都报》社长、美立湖滨大学教授、民国政府督办参战事务处高级参谋、广东参谋本部行营秘书长、移沪国会参议院秘书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四军秘书长、湖南省政府秘书和秘书长、湖南全省民众参战会参议、湖南省设计委员会委员、国立师范学院国文教授、国学馆教授、私立民国大学教授、国立湖南大学教授……1949年解放后湖南省文物保护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文史馆馆员等等。
    李澄宇生于1882年2月18日(清光绪八年壬午正月初一)亥时,1955年4月4日(乙末年三月十二,这天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天)病逝于湖南长沙李公馆,归葬故里周家岭。
    李澄宇著有:《万桑园诗》、《万桑园诗存》、《万桑园联语》、《万桑园游记》、《未晚楼诗稿》、《未晚楼联稿》、《未晚楼联后稿》、《未晚楼日记》、《未晚楼联话》、《未晚楼诗话》、《未晚楼诗衡》、《未晚楼词》、《未晚楼词话》、《未晚楼曲》、《未晚楼曲话》、《未晚楼杂记》、《文燼》、《未晚楼文存及别卷》、《未晚楼续文存》、《未晚楼书牍及牍存》、《未晚楼续书牍》、《未晚楼书牍后稿》、《未晚楼诗韵》、《洞庭南阁诗稿》、《南阁诗》、《赤帜馆诗》、《短文八十首》、《雨窗杂记》、《荒村奇遇》、《香云绮恨录》、《易义释要》、《哲言韵编》、《渐暨楼诗稿》、《陟屺录》、《春秋三传》、《读十三经折中》、《读史蠡述》【《读史蠡述》含:《读春秋蠡述》、《读国语蠡述》、《读二十五史蠡述》。〖《读二十五史蠡述》含:《读史记蠡述》、《读汉书蠡述》、《读后汉书蠡述》、《读三国志蠡述》、《读晋书蠡述》、《读宋书蠡述》、《读南齐书蠡述》、《读梁书蠡述》、《读陈书蠡述》、《读魏书蠡述》、《读北齐书蠡述》、《读周书蠡述》、《读隋书蠡述》、《读南史蠡述》、《读北史蠡述》、《读旧唐书蠡述》、《读新唐书蠡述》、《读旧五代史蠡述》、《读新五代史蠡述》、《读宋史蠡述》、《读辽史蠡述》、《读金史蠡述》、《读元史蠡述》、《读新元史蠡述》、《读明史蠡述》  共27种77卷〗】
…………   

谨以此文纪念
京广线改道岳阳百年
巴陵县改岳阳县百年
李澄宇逝世五十八周年

    李澄宇(1882——1955),又名李洞庭。诗人、文史学大家、国学大师、古文家、楹联大家。
    李澄宇的家谱名叫昌旦,字吉初,学名叫李寰,号瀛北,笔名李洞庭。今湖南岳阳筻口镇山上村周家岭人。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