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笙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49291197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2月08日

经历概况

发布时间:2010-12-08 17:10:56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唐韵笙,字懿,号育风,乳名强子,祖籍沈阳。满族,为外八旗正红旗人。原姓石,其祖父石秀川,原系清朝军官,驻防福建,后定居福州。所居河东街寓所挂有“沈阳石寓”牌,门前石板路,院内种有荔枝、龙眼等树,院外有清溪,环境幽雅,秀川虽为行伍出身,对其子寿臣教育有方,使其成为文章出众的秀才,为一郎姓大户人家选中,将女蕙兰适其为妻,生有三男一女,长子斌拴,次子斌魁,即后来被誉为“南麒北马关外唐”的唐韵笙。三子斌贤,后为唐氏管事。
  当年有一戏班来此演戏,班主唐景云,原系河北宝坻“永胜和”坐科,工刀马旦兼花旦。他夫妇与主演恰在石家院内借住,每日在此练功、吊嗓、排戏。强子自幼酷爱戏曲,这下更是“走火人魔”,天天在旁观看,还跟着比划,并帮助做些零杂活儿。唐景云见他生得眉清目秀,人又机灵,自己苦于无儿无女,便深深爱上了这强子,便产生收其为徒之念。通过试探询问,得知强子非常愿意,但此等大事须征得家长同意,便对其祖父、母亲阐明心意,但他们舍不得再次骨肉分离,经多次劝说方达成协议,双方立下了学艺八年的契约,唐景云付给石家三百大洋钱,就这样年仅9岁的小斌魁即告别亲人,踏上了艺术的道路,斌魁天资聪慧悟性好,又具有得天独厚的好嗓子,在唐师的极力培育下13岁即于上海新新舞台演出汪笑侬、刘鸿声两派之戏,一炮而红。唐景云遂取笙管笛箫之悠扬韵味含意,将其艺名改为“唐韵笙”。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