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感动保定”人物贾永青去世
捐赠眼角膜,帮两名患者重见光明
没能再站上手术台是此生最大遗憾
好医生贾永青生命的最后瞬间
燕赵都市报冀中版记者李倩/文 记者索静/图
6月21日晚22时,弥留之际的贾永青突然睁大眼睛,目光闪动,似乎在寻找什么。父亲贾占社强抑悲痛,轻声地问:“你是找我呢,还是在找你妈?”贾永青朝向父亲,微微点了点头。贾占社明白,“女儿牵挂着我和她妈妈。”
22时10分,与癌症顽强抗争了1年零9个月的定州市人民医院产科医生贾永青走了。她很知足:在生命的最后光阴,她完成了捐献眼角膜的心愿,穿过了婚纱,陪妈妈度过了母亲节,与产科同事拍了最后的合影。她也有遗憾:没能再一次站上手术台,没有看过大海,不能再侍奉父母。

最后的医学贡献 捐献眼角膜
2014年4月底,贾永青第一次提出要捐献眼角膜,父母有些接受不了。贾永青找到产科主任于洪波,希望她帮忙咨询捐献流程,并做做父母的工作。
此后一个多月,贾永青常问父母:“捐献表领回来了吗?”父亲贾占社说:“其实表格已经领了,我没说,我心疼。”于洪波说,“小贾一直催着办手续。”
贾占社劝妻子:“这是女儿最后的心愿,就答应她吧。”6月7日,贾永青正式签订了捐献眼角膜的相关协议。6月22日凌晨2时40分,在去世四个半小时后,贾永青接受了眼角膜捐献手术。23日,山东聊城和河北保定两名失明患者成功移植了贾永青的眼角膜。
24日,得知女儿的眼角膜已成功移植给两名患者,贾永青的父亲哽咽着说:“也好,这样(我们)对她还能多一份牵挂。”

生命最后四天 有感恩有牵挂
最后一次回家 停留了20分钟
6月中旬以来,贾永青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几乎无法下床。18日,她突然对父母说想回老家看看。当天上午,在父母陪伴下,贾永青回到了定州市叮咛店东杨村的家中。她躺在平车上,又说想见见侄子、侄女。两个孩子从学校赶回家,围着她喊“姑姑”,她开心地笑了。仅在家停留了20分钟,虚弱的贾永青又被送回了医院。
最后一顿早餐 吃了一块西瓜
19日一早,贾永青醒了,想吃西瓜,父母赶紧切好,但她只吃了几口。贾占社说,“那时她已经6天没有进食了,只吃了几口水果。”当天晚上,贾永青病情危急,经抢救后脱离危险。

最后的感恩 “等我好了,一定好好报答您”
20日晚,定州市人民医院院长崔玉红到病房探望,逐渐清醒的贾永青拉着崔玉红的手说:“院长,您又看我来了?等我好了,一定好好报答您。”
父亲及最后陪伴她的同事说,这是贾永青留下的最后一句完整的话。
最后的牵挂 朝父亲微微点头
21日早上5时,于洪波到病房探望,贾永青醒着,朝于洪波笑了笑。后来,贾永青吃力地抬起手,朝母亲摆了摆。于洪波说:“那是在劝她妈妈到床上躺一会儿。”
下午,贾永青陷入昏迷,直至去世未再留下遗言。当晚,过了22时,贾永青突然睁开眼。贾占社后来回忆说:“我看她眼睛一直转,像在找什么,就问她,‘你是找我呢,还是在找你妈?’她听见我说话,点了点头,就咽气了。我知道她牵挂着我和她妈妈。”
最后的圆满与遗憾

最后的鲜花 她献给院长和妈妈
5月10日,在母亲节的前一天,贾永青托于洪波帮忙买了两束康乃馨,一束要给母亲,另一束要送给院长崔玉红。她还给父母一人买了一身新衣服。11日当天,崔院长去了石家庄,贾永青嘱咐父亲一定要把花送给崔院长。贾占社说:“她一直都说,崔院长就像另一位妈妈。”
最后的合影 她与产科同事一起拍
5月12日,多日没走出病区的贾永青,拖着虚弱的身体,来到了产科病房,她想和曾经一起奋斗的同事拍张合影。于洪波说:“她很早就说想和大家合影留念,那天是护士节,她特意过来了。”那是贾永青最后一次回到产科病区。

收到那件从湖南寄到定州的婚纱时,贾永青笑得合不拢嘴。这位年轻的产科医生,还没结婚,她一直以为自己此生再也穿不上婚纱了。她穿上婚纱,满脸都是幸福的笑容,拉着母亲一起拍照。贾占社的手机里也留下了一张女儿的婚纱照,他使劲擦着模糊的屏幕,不住地说:“像素太低,看不清她笑啊。”


同学痛哭失声;年幼的侄子抱着遗像,愣愣出神;同事孙永娜哭红了眼睛;于洪波小声地说:“以前下班就去看看小贾,现在她走了,我心里空落落的。”

最后的遗憾 没能再站上手术台
贾占社说,女儿的心愿大多都实现了,只是最后也没能带她去看大海。
贾永青在石家庄治疗期间,曾给于洪波发过一条短信:“于主任,我特别想再做一台手术。”于洪波哄她:“好啊,那你回来,咱们做手术,挑一个瘦的病人,手术好做。”24日,在贾永青的追悼会现场,于洪波哽咽着说:“后来她身体太弱了,我一直没有帮她完成这个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