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公仆陈权同志
陈权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本月3日9时33分不幸逝世,终年68岁。
告别大厅悬挂着陈权同志的遗像。陈权同志的遗体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他安卧在翠绿的松柏和芬芳的鲜花丛中。
大厅里摆着省、市及各县(市、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市直单位、兄弟市有关单位送的花圈。原省委书记林若、张根生,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王华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钟鹤等,市领导陈用志、刘志庚、梁戈文及原市政协主席黄武君等,还有马一品、李长麟、蔡森林、骆雁秋、刘策、赵伯杰、廖斌等离退休老同志以及陈权同志的许多生前友好送来了花圈。大厅里还悬挂着农民群众书写的挽联:“筑路造桥千秋歌颂,利民福国百世流芳”。表达了老百姓对这位人民好公仆的崇敬之情。
哀乐声中,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骏、原省政协副主席康乐书,省委秘书长肖志恒,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林为俗,市领导陈用志、刘志庚、梁戈文等来到陈权同志遗体前默哀、鞠躬,并向他的亲属表示深切的慰问。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樊贵宝主持陈权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志庚介绍陈权同志生平。他说,陈权同志1935年11月出生于英德市一个农民家庭,1949年7月参加革命,195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陈权同志的一生,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牢记入党誓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即使有时身处逆境,他也从不消沉,坚持党的领导,与党同心同德,为党的事业不懈努力,表现出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高尚政治品质。
刘志庚说,陈权同志的一生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对工作高度负责,几十年如一日,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特别是清远建市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他依靠集体智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尽千方百计,克服重重困难,百折不挠,为清远的经济网站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建市之初,清远的各项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陈权同志积极争取上级和社会的支持,亲自指挥龙狮公路、银英公路、自来水厂、先锋路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大大改善了清远的落后面貌。他主持市政府工作期间,积极带领全市人民实施市委提出的“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的发展目标,尤其是注重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想方设法为清远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清连一级公路、新北江大桥等重大建设项目中,尽管财政极为困难,他坚持改革开放,依靠集体力量,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优化投资结构,并带头住进工棚,深入现场,大胆指挥,提出“抢晴天,战阴天,斗雨天,黑夜当白天,早出晚归多半天,周末没有星期天,十天做够十五天,大家多贡献!”的战斗口号,他呕心沥血、竭尽全力,身先士卒,全心全意扑在工程建设上,经常食住在工地,节假日在工地与工人一起过,被广大干部群众誉为“清远市交通建设的开路先锋、创业市长、公路市长、工地市长”。
刘志庚说,陈权同志的一生为政清廉,“廉政,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本分”,这是陈权同志常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告诫的一句话,他担任过许多重点工程建设的总指挥,始终做到严于律己,秉公办事。陈权同志为人正直,胸怀坦荡,他生前写了一首自勉诗:“艰苦奋斗公仆心,铁锤镰刀砺精神;褒贬从容奔马劲,不用扬鞭自奋蹄”。这正是陈权同志一生的真实写照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