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的父母亲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61999134
本馆由[ pengmaohui ]创建于2011年04月02日

怀念我的母亲

发布时间:2011-04-04 19:48:49      发布人: pengmaohui

 

农历520日,是我的母亲离开我们30周年的日子。30年弹指之间,我已从当年15岁的男孩,变成了今天也为人父的47岁的中年人。如果母亲健在,今年是她老人家83岁的寿诞;如果母亲没有生育我们众多子女,如果没有一生的辛劳,如果当时的医疗条件稍好一点,如果当时我们的家庭经济状况好一点,如果我能早成人立业,那么,我们的母亲是应该还健在,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了。可惜,如果已经没有可能,一切都已成为历史和记忆。我的母亲只能活在我的心中、活在我的记忆了。

母亲在世时,我尚幼小,没有想过她会如果过早地离我而去,因而也就没有对母亲的一生有过全面的了解和思考。只是到了父亲晚年,我才特意向父亲询问父母成家年代前后关于母亲的点滴和片断情况,当时用了不到200字便记录了母亲那个时期的全部经历,如果再用文字来浓缩母亲年青时的经历,那就是:平淡、辛酸、清贫、勤劳、正直、诚朴!

母亲自与父成家,便陆续有了我们兄弟姐妹七人,老大是一九四九年生,老小是一九七0生,二十二年时间里,我们兄弟姐妹并是在父母的哺育下艰难成长起来。在我工作以后的近三十年时间,我先后多次记录了在我记忆所及之内关于母亲一生的的点点滴滴,累计应该有一万余字吧。一年前为了重组渴望的家庭,在结识冉静红之后,便将我三十年记录的日记全部焚之一俱了,因为日记中有更多让我不堪回首的婚姻、生活、工作往事,求的是自己婚姻从此以后的稳定、幸福,以及后半生的快乐、健康。好在对于母亲的思念并未随岁月的流逝和日记的焚毁而渐淡,反而从我中年人的思想角度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当年父母养育我的艰辛和所承担家庭的责任。

在我的记忆深处,母亲是最伟大的。她是我们家庭的生存支柱,是我们家庭凝聚力的核心,是我们众多兄弟姐妹得以长大成人的保障。在我与母亲相依为命、共同生活的十五年里,前五年是不懂世事的,这个年龄的我一定很让母亲操心了;后五年我上初中和高中住校,大多数时间是生活在中学校园里,周六回家住一宿,周日则要由父母分发可供我一周的食物带到学校,在那个世人皆知的岁月,粮食对于绝大多数的农村家庭是何等的奢侈,而为了我的成长,母亲节衣缩食的言行和无助无奈的眼神,至今还铭刻在我的脑海里;中间的五年除了白天上学,可以说与母亲是朝夕相处了,放学回家时一般是在母亲的安排下做着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放牛、割猪草、砍柴、看水灌田、做饭等,有时由于懒惰或别的不小心而让母亲生气,母亲也会手持木棍狠狠敲打在我细嫩的屁股上,让我痛哭很久,要么就是一阵怒骂诸如好吃懒做、不成才、恨铁不成钢等之类的话语。但在十五年的时间里,我更多的是看到了母亲的勤劳、正直、诚朴、善良,她的良好品德对我起着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对我后来的人生观、世界观、幸福观的形成至关重要,我始终觉得这才是母亲给我的一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让我倍加珍惜。回首我四十七年的人生,真正享得母亲之爱的光阴岁月,竞是那样的短暂和珍贵,这可能就是所谓的苦命吧:苦于母亲苦到五十三岁而没有享受到儿子的报恩之举,苦于儿子才十五岁就没有了母亲的呵护和“唠叨”。

母亲离开我三十年了,三十年来,为人之子的我从辍学、务农、当兵、转工、上学、提干、成婚、育子,渐渐要步入到母亲当年离开我的年龄了。当年母亲弥留之际对我的嘱咐:善待俩位幼小的弟弟,我至今仍铭心刻骨,三十年一如既往,尽力而为,问心无愧。对于父亲、俩位弟、俩位姐,我是可以问心无愧地告慰母亲的。对于寨子中的健在老人和一般相知的陌路生人,我也如母亲当年便时施也惠助。对于我的子女,我也如母亲当年待我一般尽责尽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母亲的养育深恩,儿今生无以回报,寄望于儿百年之后能魂归故里,陪葬于母亲墓旁,永远细心地侍奉在母亲左右,让您享用儿之诚心恒孝!

                2010519日(农历四月初六)2200时于毕节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