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氏始祖鬻熊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86903
本馆由[ 熊功文 ]创建于2009年12月20日

一份神秘的熊氏家族史名单

发布时间:2012-05-05 15:51:54      发布人: 熊功文

当我们拨开历史烟云,回首楚国往事、去追寻楚国历史上一个个神采飞扬的异人的时候,我们首先面对的将是一堆纷繁杂乱的神话传说故事;具体地讲,这些传说故事没有回环跌宕的情节,其中的故事都是片断的,支离破碎的,有时甚至根本没有什么场景,或者干脆就是一份乱糟糟的名单。
  
  确切地说,这是一份神秘的家族史名单。这份名单对于学贯古今的才子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因为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才子都曾经仔细地研究和排列过这份名单。他们之中,有春秋时的楚国史官无名氏,有战国时的学者左丘明,有楚国国王的正宗裔孙、诗人屈原,有汉代史官司马迁先生、有版本考据学家韦昭等人;特别是近二三百年来,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排列这份名单中的才子们,更是不胜枚举。
  
  现在,这份名单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这里首先需要向大家解释的是,楚国收藏的这份家族史名单,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手里,排列的顺序有些出入;但从总体上看,名单上出现的名字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其主要不同之处只是将哪个人的名字排在第一位更合适一些。
  
  我们中国人向来重视血统关系——亲不亲,一家人嘛!自家人谈论自家的老祖宗其可信度总应该高一些吧。因此,我们这里就选取楚国国王的正宗裔孙、诗人屈原提供的名单吧。
  
  诗人屈原在自序诗《离骚》中,一开头就自我介绍说,他是“帝高阳之苗裔”。
  
  高阳是谁呢?
  
  我们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的传说,高阳氏就是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名颛顼。传说他生前居住和活动在帝丘——即今河南濮阳东南一带。
  
  我们暂且把高阳氏的位置先固定下来,然后再从他往上推,看看这份名单上还有什么人!
  
  按照史官司马迁的说法,高阳氏的父亲是昌意,昌意的父亲是黄帝。原来也是炎黄子孙。
  
  然后,我们再回过头来,从高阳氏往下推——
  
  往下排列姓名的工作,诗人屈原做的不好,他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就接着去写他的《离骚》、《九歌》去了。这样一来,我们就得借助其他同志所做的工作了。在这方面干的比较出色的是史官司马迁。因为后人公认司马迁同志对工作比较尽职尽责,姑且我们就相信他提供的名单吧!
  
  史官司马迁同志接下来提供的名单排列方案是:“高阳生卷章,卷章生重黎。”
  
  重黎是谁呢?重黎就是在中国传说历史中鼎鼎有名的官员祝融。
  
  祝融还有个兄弟叫吴回。他们兄弟俩曾先后在帝喾时代担任过火正这一官职。据说,他们兄弟俩的主要历史贡献是开天劈地。当然,以无神论的观点来看,这只是一个神话故事。
  
  当这份神秘的家族史名单呈单线型排列到祝融的时候,突然一拐,生出了许多分支。这些分支在中国历史名著《国语-郑语》中被称之为祝融八姓。这八姓是:
  
  1、 己姓,有昆吾、苏、顾、温、董;
  
  2、 董姓,有鬷夷、豢龙;
  
  3、 彭姓,有彭祖,豕韦、诸稽;
  
  4、 秃姓,有舟人;
  
  5、 妘姓,有邬、郐、路、偪阳;
  
  6、 曹姓,有邹、莒;
  
  7、 斟姓,无后;
  
  8、 芈姓,有荆。
  
  细细地推敲一下,就可看出这是一份非常混乱的名单。其中有许多乖谬不确之处。昆吾、苏、顾、温、董等,既是国,又是氏。其实,这里所谓的国,只是早期的部落联盟。这里所谓的氏,也就是在部落联盟中有特殊资格的世选酋长或者显贵氏族首领。己姓的苏、顾、温、董四国,据注释《国语》的版本专家韦昭先生考证,他们皆是昆吾部族之后的别封者。
  
  于是,版本考据学家韦昭就提出了自己的名单排列意见。他说,祝融之后其实只有五姓,这五姓分别是:
  
  1. 己姓
  
  2. 彭姓
  
  3. 妘姓
  
  4. 曹姓
  
  5. 芈姓
  
  但是,比较敬业的史官司马迁同志却不同意这个排列方法,他坚持己见,充分发挥科普作家的想象力,在名著的通俗历史小说《史记》中,他创造性地描绘了“陆终坼剖而产六子”这一新的图景。“坼剖而产”是什么意思?通俗地说就是通过非生殖器官而生产出的产品——自己的后代。我作这样的解释,丝毫没有搀杂自己的意见在里面,完全是通过字面含义推出的一个比较准确的结论。当然,我也没说是陆终象当代科学们那样,搞的是试管婴儿。
  
  史官司马迁同志在书中还没说得很明白,到底是陆终或者季连自己生的还是老婆生的,他只是说陆终或者季连通过非生殖器官而生产的六个孩子分别是:
  
  1. 昆吾
  
  2. 参胡
  
  3. 彭祖
  
  4. 妘姓
  
  5. 曹姓
  
  6. 季连,芈姓
  
  我在此再一次提醒各位看官注意的是,我们无须花费工夫再去追究这些老年旧帐,无须浪费时间再去玩那些排列名单的游戏,更无须去探究陆终或者季连是男是女,因为那是一帮子专门翻故纸堆、钻牛角尖的秀才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在此只需牢牢地记住一点就够了,那就是上列名单上出现的四个字:“芈姓,有荆”,或是“季连,芈姓”就够了,不管是陆终也好,季连也好,反正他们都是祝融的后代,得姓为芈。
  
  由此可见,尽管前述几位才子们表达和排列名单的方法不同,但他们都阐述了一个共同的内容,那就是楚国源于芈姓,祖先是陆终或曰季连。我们在这里姑且认为是季连吧——这位绅士才是后来博大辉煌的荆楚帝国的正宗源头。
  
  树有根,水有源,这份家族史名单排列到这里,我们似乎已经基本理清了她的来龙去脉,寻找到了源头,但是且慢,这份家族史名单还远远没有结束,还需要继续往下排列一阵,我们才能看到她的精彩之处!
  
  出于对史官司马迁同志工作的信任,我们就按照他的思路继续排列着这份家族史名单。史官司马迁说:“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史官司马迁同志在这里说的很明白了。这份家族史名单排列到季连以后,又增加了儿子附沮和孙子穴熊。大概也许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季连的裔孙们有的留居在中原一带,有的流落到蛮夷之地去了。由于时间太久远,又缺乏史料记载,已经无法考证他们的世系了。
  
  但是(各位看官请注意,这个但是很重要),其中有一支,在族人某某同志的带领下,流落到了当时非常荒凉落后的蛮夷——荆楚一带,具体地说,就是地处现在湖北南漳、保康一带的荆山山脉——沮山一带。
  
  按照史官司马迁的说法,这个时期,正是商晚或周初的时候。
  
  也就是这个时候,在芈氏家族史的名单上赫然增添了一位光耀千古的名字,他就是智者鬻熊。
  
  到此我们基本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完完整整地排列清楚了这份芈氏家族史的名单。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我是熊氏家族“江陵堂上”的后人


    写信时间:2013/06/16 23:58:30
  • 好!让我们熊氏子孙了解我们的祖先。


    写信时间:2013/05/17 14: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