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随性
谈随性
少时喜欢金庸武侠,在金庸的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欢《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令狐冲最大的特点就是随性,身为名门正派的弟子,却结交了众多性格相投的邪教中人,意性所至便妄然为之,一生随随便便,笑傲江湖。那时的我,特别羡慕和向往这种随性的性格,觉得如此潇洒不羁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也形成了我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禁在扪心自问,随性究竟是什么?
总会听见有人抱怨,束缚自己的条条框框太多,生活被无数的规矩所压抑。也许人人都会向往随性的生活,摆脱所有的规矩。可他们是否想过,没有对工作时间的要求,该怎么创造财富;没有对治安管理的要求,该怎么判定善恶?可见,若失去了规矩,整个社会机器将无法运转。有句话叫:无规矩不成方圆,只要有社会,就会有规矩。
父亲告诉过我,十年前他的公司有一位软件部经理,业务能力出众,思维开阔且勇于创新,在所有人眼里他都是一个前途光明的人。可是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太过随性:有激情时工作起来不眠不休,感到累时就突然失踪,和所有人失去联系,虽然完成了很多项目,成绩优秀,却因为随心所欲的性格,得不到客户的信任,也失去了老板的支持,终遭到了辞退。近日父亲偶然得到他的消息,数年间他在不断的跳槽中度过,如今还没有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才华横溢的他落到如此困境,不得不令人唏嘘。
那么会有人说,规矩是给为了工作而设定的,我们生活中随性一点,潇洒不羁不拘小节不好吗?性格即命运,生活中随性的人,怎么会成为一个按规矩工作的人呢?并且,随性并不等于潇洒,更不等于拥有大气的格局。平日里缺乏计划,想到哪做到哪,在工作中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条理安排,更不用说能够拥有一个完善的人生规划。一个人的才华再高,在企业中却只是一个小因子,若不能按照规矩约束自己,就会变成不安因素,到那时,无论你多么优秀,也难以成为企业前进的助推器,甚至会成为整体的累赘,终究摆脱不了被遗弃的结局。
这个问题放大了说,在社会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在这个细节决定成败的时代,任何一个小纰漏,都可能引发巨大的蝴蝶效应。“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多少个因为细节处理失误,而造成巨大损失的案例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却很少会接受教训。一个未接电话,对于业务人员来说,只是一个小小的失误,而对于整个企业,也许失去的就是巨大的商机。一个政府决策失误,也许只是来自地方政府一个小小疏漏,却能引起社会的动荡。这应当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是否还要追求随性?
那么说说我自己,如文章开头所说,我是一个十分随性的人,常常自诩为不拘小节,潇洒自如。有如在旅行中,我不会做太多的准备工作,就踏上随心所欲行走的路途,固然开心,却错过了旅程的底蕴和文化。在生活中,我没有记账的习惯,虽每一笔开销都不大,但银行卡中的钱总觉莫名其妙的在快速减少。在工作中,我自以为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不会把生活中的随性带到工作里,可总会因为缺乏合理规划,时间安排混乱,做事主次不清,直到造成严重后果时才觉得后悔莫及。这不是潇洒,而是失败的性格塑造,长此以往,怎么能成为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人,更不提能拥有一段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生了。
不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很庆幸自己意识到了不足,也看见了改变的方向。收起随性的生活习惯,用规矩端正人生态度,做好时间计划,落实办事规划,处理好每一个细节,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从告别随性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