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美国工程专家“林同炎”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88001919
本馆由[ 爱无止境 ]创建于2012年11月19日

怀念林同炎

发布时间:2012-11-19 16:36:46      发布人: 爱无止境

一位热爱母校的人、一位思维活跃的人、一位有个性的人,一位富有情趣的人、一位充满创造精神的人

林同炎非常热爱曾经培养过他的母校。

1979年,林同炎在1946年离开中国大陆之后第一次回来,他就了解到母校西南交通大学已经搬迁到四川峨眉山。1981年,四川遭受特大水灾,他及时汇款到学校表示支援。1982年,林同炎在多年离开中国大陆之后首先访问的大学就是他的母校,并接受母校名誉教授的聘请(后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相继聘请),他所做精彩的学术报告,对当时相对封闭的学校师生启发甚大。20年以后的今天,当时听过他学术报告的不少师生还印象深刻地记忆起他的风采和所受到他讲学的启发与教益。

1997年,由林同炎捐资,西南交通大学设立“同炎厅”(会议厅),其中艺术地展示了林同炎部分工程和技术成就。当他来到成都母校,出席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会议厅揭幕仪式时,他动情地流下热泪,场面感人至深。

林同炎在美国多次热情接待母校到美访问的师生,其公司也有多位母校毕业生,其中以杨裕球与他50多年的合作最为突出。林同炎身上充分体现了唐山交大毕业生情系母校、校友如兄长的高尚情怀。

林同炎在众多国际场合宣传:自己就是唐山交大的毕业生;在唐山读书的时候,茅以升校长杰出的技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就深刻地影响了他;在唐山交大的读书岁月为他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林同炎多次提到,茅以升老师为其改了名字,去掉现用名字“林同炎”中“炎”字的原有木字旁,还提示他要做真正的炎黄子孙。

1986年,正当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冷战时期,林同炎在其撰文《洲际和平桥──两半球连成一体》中引用圣经中的格言“无远见处,人将灭之”。

林同炎曾经说过:“工程师型的思想家将是最优秀的政治家”。

1997年,在母校西南交通大学,86岁的林同炎思路敏捷、吐字清晰地作了一场生动的学术报告,畅想他的最新研究思路和设想:“要用桥梁把非洲、欧洲、亚洲和美洲联系起来,让全世界的人民生活得更便利、更美好、更幸福”。

林同炎在所著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一书的扉页上写的是:“献给不盲从规范而寻求利用自然规律的工程师”。

林同炎一生思维极其活跃,他的作品、他的工作方法、他极富幻想的构思常常使人感到富有新意,他的直言(也包括他对国内若干工程的见解)也常会引起他人提出商榷性意见。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