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心让生平
早年背景
方心让在1923年8月2日出生于南京,祖籍安徽寿县,父亲为著名抗日名将方振武将军,兄长为纱厂商人方心诰,而妹妹方心淑则为香港红十字会肯尼迪中心的创校校长。
方心让童年时移居香港,于1937年入读英皇书院,而且很快就学会了广东话和英文。到1940年,他更以17岁之龄提早升读香港大学,修读医学。至于入大学初时,方心让家境并不富裕,但幸得大学内的神父帮助,将一个食品储藏室改装成宿舍,他才在大学有安身之所。惟1941年的时候,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挥军香港,期间方心让曾在香港保卫战中参与抗击日军,而有次在乘搭救伤车途中更遭日方狙击手射击,差一点命送黄泉。
日军占领香港后,大学停课,方心让于是设法潜回内地,后来曾一度在某豉油厂任职经理。自1943年至1947年,方心让在重庆的国立上海医学院继续学业。后来香港重光,香港大学复课,方心让遂返港继续学业,到1948年的时候,有人揭露了方心让在战时的英勇表现,英廷于是向他补授防卫勋章,以作表扬。方心让最后在1949年于港大正式毕业,虽然他早一年入学,但受战争所阻,毕业时已经26岁。
从香港大学毕业后,方心让曾自1950年至1952年在港大担任外科助理讲师;之后在1953年取得中英基金资助到利物浦大学深造,并在1955年毕业,取得骨科专科医生的资格。及后返港,自1956年至1958年担任香港大学骨科讲师。
行医生涯
由于1950年代的香港缺乏骨科医生,所以方心让得到了重用。早自1957年至1974年,他便曾出任东华医院和葛量洪医院的骨科顾问医生;另外又自1958年至1961年担任政府医院的骨科医生专科医生。后来方心让还长年担任律敦治医院和根德公爵夫人儿童医院的骨科顾问医生(1956年起),香港大学荣誉讲师(1958年起),以及戴麟趾夫人复康院的骨科顾问医生(1962年起)。除此之外,他亦曾担任港安医院、明爱医院和养和医院的骨科顾问医生。总言之,在各医院担任骨科医生为方心让取得不少名声。
方心让对残障人士也十分关心,在1959年7月15日,方心让一手创立了香港复康会,致力为伤残人士提供协助。香港复康会对香港的复康人士贡献良多,使他也取得“复康之父”的称许,而他本人后来则出任香港复康会的副赞助人。
方心让曾出任大量与健康卫生和伤健体育有关的公职,当中包括:
医疗方面公职生涯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复康计划与发展顾问、
世界卫生组织复康协作中心辖下麦理浩复康院的香港总监、
香港明爱理事会成员、
明爱医院管治委员会主席、
香港红十字会顾问团成员、
东华三院顾问局成员、
英国医学会香港分会会长、
香港医学会会长
香港医学组织联会会长、
香港医学组织联会副赞助人、
学生保健服务委员会主席、
医疗发展咨询委员会主席、
根德公爵夫人儿童医院医疗顾问委员会主席、
香港医务委员会执照委员会委员、
香港牙医管理委员会委员
医疗辅助队成员
社会服务方面公职生涯
香港复康联会主席、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执行委员会成员、
香港伤健协会名誉会长、
国际康复总会主席、
国际伤残人士中央统筹委员会主席、
复康发展统筹委员会主席、
香港弱智人士体育协会荣誉主席、
香港伤健策骑协会主席、
香港伤健策骑协会终身会员、
远东及南太平洋区伤残人士运动会会长、
银禧体育中心管理局成员
其他公职
除了上述公职外,方心让亦曾分别出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与香港大学的校董。此外,他也曾是中英基金托管人、中英学者基金协会的主席,以及劳资关系协进会名誉赞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