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嵩县宋红法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00541356
本馆由[ 回家 ]创建于2013年07月11日

宋红法同志生平

发布时间:2013-07-19 14:19:36      发布人: 回家
 

好支书宋红法同志生平事迹

                 

河南省嵩县车村镇两河口村村支书宋红法同志,男,1960年出生于嵩县车村镇两河口村前湾组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1979年高中毕业后独自外出打拼,做过瓦工、木工,搞过家畜养殖,办过小型地毯加工厂,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极具经济头脑。1997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至2010年先后创建了“嵩县车村邮电宾馆”,“嵩县车村九龙宾馆”,“嵩县弘发建安有限公司”,“嵩县车村公交公司”,“中国联通洛阳分公司车村合作营业厅”,“嵩县车村弘发免烧机砖厂”,“嵩县两河口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嵩县群力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等实体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改变了这个贫困县小镇的面貌,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宋红法在商界成功以后,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他常说:“我有今天的小成就,离不开广大老百姓对我的支持与帮助,我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他从未忘记自己是一个农民、是农民的儿子,一生扶危助困,资助亲邻无数。由于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突出且热心公益,先后担任政协嵩县六届、七届政协委员,嵩县人大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嵩县工商联合会第七届,八届副会长,车村商会会长,嵩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第一届特约质量技术监督员,质量技术监督协会副秘书长,2005-2007年度行风协会评议建设监督员。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热心公益事业先进个人、优秀村干部。

2011年已年过半百的宋红法,家境殷实、生活安逸,儿女都已长大成人,本该停下忙碌的脚步享受天伦之乐。恰值两河口村支部换届之际,由于宋红法在当地威望很高且为人耿直,一些老党员、老干部强烈要求其回乡担任村支书,他不顾家人朋友反对毅然辞去车村镇企业联合支部书记之职,回到老家车村镇两河口村,担任嵩县车村镇两河口村支部书记一职。两河口村是嵩南山区的一个贫困村,没有经济来源,历年来村委累积外债将近200万元,还有2010724大洪水留下的两座断桥(月湾大桥,河北大桥)。面对如此严峻现状,宋红法没有皱眉头,没有任何畏难情绪,在2012年春节之际,毫不犹豫的从家里拿出30万元钱,化解村委关紧债务,后又拿出80万元,修复月湾大桥、河北大桥、焦园大桥,解决了三个村民组,一千多口人的出行问题,把村里几十年脏、乱、差、窄的土路变成了宽敞平整的水泥路。接着为配合两河口村委三年规划,又拿出300万元,修建了河南组河堤大堰,老母湾组河堤大堰。别人都是开公家的车,办自己的事,可宋红法呢?他拿着每月600元工资,开着自己的丰田车,办公家的事,经常住在简陋的村部,吃的是方便面,喝的是白开水。他在两河口三委会上常讲:“我们这一届不干则罢,要干就要把两河口村改容换貌,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坐在这个位子上,就要对全村村民负责。”由于一系列利民举措赢得了村民拥护,宋红法更加坚定了改变了家乡贫困面貌的信心,他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带领村民在荒地上种植经济作物,在汛情多发河道修堤筑坝,利用水源优势建设水电站,规划新农村社区建设,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开发旅游景区,为此东奔西走找投资、向亲朋借钱,甚至将自住房产抵押贷款。遇害前村中社区工程建设已全部启动,外堰垒砌、地面填土、平整地基等前期工程已经结束,当地县政府、镇政府已经计划在当周视察村中个工程、社区规划,考虑将这些工程立项上报,解决资金问题,事发当天就有投资人等待同村委签订投资合同。可是一个有大气魄大手笔、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事的好支书却带着无尽的遗憾突然离去。如今,社区及景区规划图依然静静矗立在村口,水电站、三座大桥、橡皮坝、社区雏形还默默的肃立着,仿佛在追忆着几年来这个村子的沧桑巨变,而描绘这个宏伟蓝图的人却永远离开了他所眷恋着的这片热土和他的父老乡亲!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人民支书为人民。


    写信时间:2013/08/02 1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