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红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03273255
本馆由[ ]创建于2010年08月25日

追思我的爱妻—小红片段(10-2)

发布时间:2011-08-11 17:00:02      发布人:
 

 

追思我的爱妻—小红片段(10-2

 

——纪念林平安 (Fredrick Buerklin)牧师逝世

 

 

从此,我和林平安牧师就建立了超出一般朋友情谊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我们互相关心和关爱,联系不断,特别是电子邮件的普及,我们沟通就更加及时。他后来来过好多次江西,我们也在德国见过几次面,就是他夫人在1994年秋移居美国后,我们的联系仍然不断,他负责东欧的培训事务,但还是关系中国特别是江西的基督教的发展,为此,不顾70多岁的高龄,冒着酷暑来过南昌,到过临川,访过崇仁,探过南城,更是每次必到宁都, 每次的行程派到满满的,到达后就是同教会的负责人座谈,询问资金的情况,承诺到美国去筹资改善教堂和教堂的公益事业如养老院和幼儿园等。他那种为主奉献的敬业精神值得我好好学习,这是一种对事业的执着,对信仰的追求和对人子的关爱。

 

每次他到来,都是我安排旅馆和车辆,对这些举手之劳,他是一再地表示感谢,风趣地用已经不太流利的中文说:“麻烦你,老表!” 如果我时间安排的过来,是必全程陪同他的到访,所以,尽管我还不是真正的基督教徒,但他们都把我看成是一个虔诚的,我也很高兴我能得到这种认可。在陪同他到访的日子里,爱妻是必定陪同我随行。这是我们的铁定的规律,不管她有多忙,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出行,她就一定坐在副驾驶上,和我同进同出。她说这样我可以在累了时,能有个换手驾驶的,同时她可以帮助我瞭望情况,因为我的眼睛散光很厉害,开夜车时不安全,所以晚上的驾驶就由爱妻代劳。一路上我们都是有说有笑地同牧师聊天,他总是讲述他父母在上世纪20年代由德国来中国的那段历史,讲他父母传教的故事和恋爱的故事,谈论当时的江西的交通情况都多么落后,从上海到南昌只有水路比较畅通,朔江而上,经鄱阳湖和赣江而达,往往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如果到宁都,还得多一个多礼拜,所以他们父母那时来江西在路上整整花了大半年时间,一封信的来回往往需要大半的一年时间。当知道现在的动车5个多点小时可以到达上海时,感叹技术的进步,一日千里不再是梦想。牧师对江西的发展是通过公路来认识的,他出生在江西的清江,那时基本上没有像样的公路。到他在宁都生活到少年为止,那时到南昌的路还是一条“剿匪”时修的公路,这条路一直到八十年代都没有什么改进,是砂石路,回车时对面车扬起的灰尘把视线都给挡住了,只有小小心心的避让,才能通过。过后,就是绝尘而去。那一辆车的行驶就是一条“龙”——尘土飞扬的见首不见尾乌龙,只是这种龙不受人欢迎啊。后来这条公路改成了水泥路面,行车条件一下子好多的。到进入新世纪,这条路又改造成了一级公路,整个公路拉直了很多,再也不是那条“剿匪”的公路可比的了。但正是由于路况太好,开车反而不小心,事故频发。我们就几次看到了在平地上发生的交通事故。每当此时,牧师就会默默地祷告,呢呢喃喃地说“慢慢发财啊! 不要急,不要开那么快!”并为那些受难的人祈祷。看到他虔诚的神态,你会觉得世界上的人不来就是一家人啊。在基督的爱里,就更是如此。我也默默地和希望这些人能感到他的祈祷和祝福,愿灾难永远地离我们而去,愿平安随我们而行与我们同在。

 

妻子的驾车技术是很娴熟的,有次我们开“全顺”十七座小型客车还是按以前的线路由南昌到临川到南城到宁都,因为牧师的一家人都来了,他们先看看他们先辈在这里的曾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到了南城麻姑山参观完后,天色已经黑了,我也很累了,这是爱妻就接手开了,这个车子很大,下山是行弯道时要特别注意,否则后轮会踏空。但爱妻很有信心地说她能行,我知道她的车技很好,但她毕竟还未开过山路而且是未开发的旅游区的盘山公路。牧师看出我犹豫说你夫人应该看以行,因为他们在城里坐过她开的车。就这样爱妻一路小小心心的开下山路,我坐在副驾驶上看着她开。我看得出她是非常自信的开着,不时换挡,左右转,顺着盘山公路慢慢行驶,拐弯是先鸣笛,变换远光灯告示前方车辆,好一个熟练的驾驶操作,一个有自信的潇洒的飒爽英姿“女强人”。当我们达到南城县城时,已经晚上8点钟了。牧师一家都我爱妻的驾驶技术那是赞口不绝啊,说是开得平稳,不超车,比我开得好,说的我爱妻连连微笑,谦虚地说她的驾驶在我教出来的。啊啊,这个学生还是时时不忘我这个老师啊。

 

最近的一次2009年秋天,几个月前就计划好的出差我必须去,但牧师要突然要来,也着实地难为了我。他每次来,首先通知的不是教会,而是我这里,因为他信任我,我也能按他们的方式准备行程。爱妻看出的忧虑,自告奋勇地说:“我来接待他的来访,一切如你在家一样,你安心去工作,只是他必须慢慢地说英语,否则我听不懂。”这次又是爱妻代我全程陪同他到南昌,临川,南城和宁都这几个地方跑,一路上都是她开车和安排住宿。来回两天,行程八百多公里,确实为难的爱妻,但她总是将我的事情看成她自己的,总是在我需要她的时候乐意的为我做一切。对此,牧师也看到的她的这一切,常常讲起她是一位好妻子和很能干的。我也感到自己的幸福来自于爱妻的无私的爱,她的这些无私的爱也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所以她罹难后,我至今都怀念她的原因。

 

牧师同我交往虽然密切,我们交情也很深,但还是君子之交。我总想为牧师来江西访问后带点这里的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但一直想不到合适的。后来得知牧师喜欢中国的邮票时,每年收集全年的邮票就成了爱妻的不会忘记的任务。她买好后,我就会寄给牧师。每次看到他在回信中喜形于色的表露出的那个高兴,我和爱妻也都很高的分享牧师的喜悦。这个收集持续到2009年,去年爱妻罹难后,这项有18年时间长的工作就中断了,不是我忘记了,而是我实在没有心情,牧师在去年9月份来南昌时,得知我爱妻罹难后,他是那样的痛惜她的离去,默默的站在她的遗像下为她祈祷,祝愿她的灵魂在天堂在主那里得到安宁得到永生。感谢她为他在过去的岁月里所做的一切。牧师特意叮嘱我不要花时间为他收集邮票了。他怕触景生情啊。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