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允丞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14093293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1月11日

人物事迹(二)

发布时间:2010-11-11 11:53:47      发布人: 孝行天下
       “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爱国浪潮之中,曾任国民政府委员。
  1932年与张继等在南京组织华北救亡会,声援支持淞沪抗战、长城抗战和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抗战。
  与此同时,他以国民政府委员身份两次入蒙古,遍历各盟旗,考察国防和实业,写了30余万字的调查报告,倡议建立大西北民族复兴基地。
  1935年返回陕西。
  为了追念辛亥以来的陕西革命先烈,他倡议建立陕西革命先烈崇祀抚恤委员会和陕西革命先烈华麓祠墓造林董事会。
  同年1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一中全会,通过刘为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
  七七事变后,刘全力支持中共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反对蒋介石的反共政策。
  他视察黄河沿岸,巡历荆宜、三峡,不畏艰险,慰劳抗日将士。
  1938年广州、武汉相继失陷之后,军政当局曾有弃守关中,退守陕南、四川之议。刘闻之当即致函,曰:“不守河东则关中不固,无关中不惟无壮丁,亦且失饷糈矣! ”他还与张继等人联袂驰赴重庆,向国民党军政最高当局指陈弃守关中之议的失误,遂促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安军事会议在陕西武功张家岗(今属杨陵区)西北农学院之召开和坚守陕西、以安北方决策的出台。
  1940年底,刘返回三原,联合数十名爱国志士,踏遍陕东山水险要,预备日后抵御外侮。他还积极联络国民军第二军旧部,相约倘日军侵陕,则分路起兵保卫家乡,并向省政府推荐关中十县县长人选,俟日军进攻陕西则由各县县长率众抵抗。
  正当刘为御侮救亡奔走之际,胃病突发,1941年10月23日逝世于三原寓所。
  从1931年12月起直到去世前, 刘一直是国民政府委员。1942年1月17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