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名连锁装饰品牌靓家居创始人、董事长曾育周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16581761
本馆由[ 139*****057 ]创建于2025年07月30日

又一巨头暴雷!多家门店关闭,老板跳楼,业主10亿元血汗钱打水漂

发布时间:2025-07-30 17:56:55      发布人: 139*****057

又一个家居巨头垮了,老板跳楼没了,2000多个家庭的装修梦也碎了!

2025年7月18日,广州天河区的张女士站在自家毛坯房里,手里攥着一份装修合同,上面盖着“靓家居”的红章。

前一天,项目经理还信誓旦旦地说“下周就能铺地板”,今天却接到通知:“公司倒闭了,所有工地停工。”

几乎在同一时间,全国160家靓家居门店集体关闭,其创始人,53岁的曾育周在破产前一日凌晨“疑坠亡”。

图片

消息迅速发酵,很多人冲到靓家居总部,却找不到负责的人。

一时间,愤怒、恐慌、茫然涌上心头,钱交了,房子拆了,现在谁来管?

曾育周的这一跳,彻底撕开了靓家居这个华南整装行业标杆的遮羞布。

这不是普通的破产,而是一场酝酿已久的行业雪崩。

图片

靓家居的崛起,踩中了中国房地产最疯狂的十年。

曾育周的起家是从东鹏瓷砖代理开始的。

2001年,他开了家建材超市,设在广州员村,主打一站式购物,并将传单发到各小区,开创了小区营销的先河。

图片

2008年,曾育周又首创“388元/㎡-988元/㎡不等的全包套餐”,这个“按平米计价”的装修模式颠覆了传统装修行业,后来被同行争相模仿。

那年,广州某新楼盘交房现场,几十户业主集体签约388/㎡的靓家居全装,一小时内业主选完瓷砖、地板、卫浴后,还砸金蛋送家电,那个场面热闹极了。

那时候,曾育周站在台上豪言:未来十年,我们要让中国家庭装修,像买快餐一样简单!”

2015年,靓家居联手天猫、京东,推出了“线上预约,线下体验”的模式,门店开进了高端商场,业务员穿着西装,用iPad给客户演示“未来家的样子”。

图片

巅峰时期42天开一家新店,年营收达到20亿元,设计师团队超过1000人。

靓家居因此成为华南整装行业的标杆,被誉为家装界的黄埔军校。而曾育周也被称为“整装校长”,他的目标是打造一个覆盖全国的家装帝国。

然而危机在光环下悄然滋长。2021年,房地产行业急转直下,新房成交量腰斩,装修行业跟着入冬。

雪上加霜的是,水泥电线等建材价格暴涨20%,瓦工日薪从300元飙到500元。

成本高压下,靓家居却不敢涨价,因为成本几乎是透明的,现在家装公司也多,谁报价低,谁就有优势。

致命的还有曾育周拒绝收加盟费,而是全部采取直营模式。

每家店前期投入需50万-150万,月租金10万+,加上人工成本和水电杂费,每月至少要接5单才能勉强回本

图片

尽管如此,2023年,他还是逆势在东莞、惠州连开了15家新店,美其名曰“抄底门面”,甚至还签下了10年的长合约。结果新店三个月只签了5单,租金倒亏18万。

要知道家装行业有个不成文的行规,就是“预付款模式”,即消费者签合同时需先交60%~90%的装修款,再开工。

而当现金流不够的时候,企业就会动用新业主的预付款,来填老业主材料费的窟窿。

2024年,靓家居的危机全面爆发,资金开始失控,给供应商的付款周期从最初的18天→1个月→40天→6个月。

为了增加利润,公司搞起了“钓鱼式增项”,比如瓷砖改色、加个窗帘盒都要另外加钱,这些导致靓家居的投诉量暴涨187%。

而这些工地的售后纠纷,直接影响了尾款的结算,甚至造成恶性循环,也影响了靓家居的新客获取。

即便如此,很多业主还是基于对大品牌的信任,而选择了靓家居的全装。

24年来,靓家居共为55万户家庭提供了家装服务,这是曾育周最为之自豪的事儿。

图片

可惜,靓家居这个他一手养大的孩子,只存活了24年。

今年6·18期间,靓家居公司推出了“交五万抵八万”的24周年庆活动,并鼓励业主利用国补机会先交清材料全款。

图片

广州花都区的李先生就是这样被忽悠的。

他家全装总价为15万的毛坯房,已经预付了14万的装修款,18号上午一切正常,下午工人就不来了。

讽刺的是18号中午,靓家居直播间还进行了“焕新家装节,装修送豪礼”的直播。

李先生家里的情况还算好的,就剩下最后的瓷砖和柜子没装了,损失可能有3万多元。

但是其他2000多户就没有李先生这么幸运了。他们有交了全款只装修了一半的,有的交了首期款还没开工的,还有刚走水电的。

更为气愤的是6月在珠海摩尔公司门店签订了装修合同的几位业主,他们8万-10多万的装修款,都打到了珠海靓家居公司账户,但是现在却发现和他们签约的摩尔门店已于5月30日注销

图片

7月18日,靓家居官网停止运营,公司宣布破产,全国门店关闭,门店贴的公告上声称是由于“资不抵债”。

清算小组也通过多渠道积极联系债权人。

靓家居的近千名员工懵了,就在7月10日,他们工资都还在正常发放,公司也未拖欠他们社保,他们怎么就突然失业了呢?

此时,关于创始人曾育周因个人原因“疑坠亡”的消息也在圈内疯传。

虽未获得官方正式通告,但这对无数供应商、项目经理工人、业主们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他们的天塌了,他们不知道去找谁要回自己的血汗钱。

曾育周的最后一跳,于他或许是一种解脱。但对这些普通受害者来说,噩梦才刚刚开始。

某书上有位单亲妈妈哭诉:“每月还着装修贷,孩子只能在毛坯房里玩积木。”

佛山张阿姨用养老钱给儿子装修新房,刚拆完墙,公司就“蒸发”了;

图片

准备10月结婚的小情侣,新房地上散落着拆旧家具的碎砖;

中山有位业主交了15万,结果只装了2扇防盗门。

按照破产清算顺序,业主的预付款清偿顺序排在员工工资、银行贷款、门店租金、供应商货款之后,能拿回钱的概率微乎其微。

对靓家居的破产,供应商也觉得突然,有人说6月他们还收到了回款。

有位刚合作不久的供应商,只能苦笑着自我解嘲,他说自己还算幸运,只有几十万货款。

而他们那个群里共有300多人,垫资金额在60万-180万不等,最多的一家有300多万。

有个做木门的,都是靓家居定制的,眼下100多套,也退不回厂家,只能堆在仓库里,老板欲哭无泪。

图片

同样不知所措的还有项目经理和工人。

有经理称,他原本想着过2个月,把项目结算后就不做了,没想到7月就以这种方式宣告结束。他垫资的钱没了,这头工人还要找他讨薪。

2020年那么难,公司都挺过来了,谁承想却倒在了2025年7月呢。

图片

说起来,靓家居的崩塌,就是陷入了“拆东墙补西墙”的困局。

当现金流岌岌可危后,曾育周曾多次向朋友借款,自己家的房子也抵押了出去。

据说他家上亿的别墅第一年抵押出来6000万,还了后,第二年只贷出来3000万。

图片

到2025年6月实在没有东西可拆了的时候,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也就结束了。

在珠江新城的债权登记点,人群挤满了地下停车场,他们带着材料分客户、供应商、项目经理等身份进行登记。

图片

每个人都很沮丧,他们不理解为啥选择大公司还是会遇到雷,本以为大公司,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可现在才知道庙是租的,和尚也没了。

曾育周的死,业内普遍认为与债务压力有关。他名下关联了273家企业,其中265家由他担任法人,债务估计不少。

且近半年来,靓家居因为合同纠纷尚有11条立案信息。

图片

更讽刺的是,靓家居的总部、仓库、门店、甚至连样板间的沙发全是租的,只有库存、办公用品和车辆还能变卖些钱。

等破产清算后,消费者和供应商能拿回的钱可能不足10%。

张女士站在烂尾的客厅喃喃自语:“我宁愿找个小公司,也不想再信这些大牌子了。”

她不懂什么资不抵债,也不关心商业模式,她只想知道:明天,谁来帮她补上这堵墙?

图片

当资本退潮,谁在裸泳?

靓家居的崩塌不是个案,而是整个家装行业野蛮生长的必然结果。

近年来,苹果装饰、东易日盛、住范儿等多家大型装修公司接连爆雷。

他们的模式如出一辙。都是用“低价套餐”吸引客户,用“预付款”维持现金流,用“资本游戏”掩盖经营困境,并且进行盲目扩张。

而这些曾经被吹大的泡沫,终究一个接一个地破裂。

2024年家装企业注销量激增230%,2025年以来,全国已有76家装企破产。

靓家居暴雷后,有一种调侃在圈内流传:现在开装修公司的只有两种人——骗子和即将变成骗子的人。”

连业内人士都这么说,是不是很悲哀。

图片

曾育周的死是个悲剧,但更悲剧的是他的失败,早已被无数人预见,却无人真正阻止。

这些没有严格监管的预付款,就是悬在百姓头上的一把刀;而所有“大牌子”的信用背书,在失控的资本游戏前都不堪一击

监管缺失、行业乱象、消费者盲目信任……这些因素共同编织了一张巨大的网,最终让无数普通人成为牺牲品。

可是这场悲剧,不该只由普通人来买单啊。

家本该是我们温暖的避风港,而今却成了几千个家庭的修罗场和维权的战场。

或许,这场危机之后,我们该反思的不仅是“如何避免下一个靓家居”,而是在这个资本狂欢的时代,我们是否已经忘记了,商业的本质,不是收割,而是信任!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