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九弹片”,见证义勇留人间
快评 | 骨灰“九弹片”,见证义勇留人间
2021-09-24 18:02 来源:大洋网
89岁的凌汝材走了。家人从他的骨灰中检出了9块手雷弹片,其中最大的铁块有1平方厘米。
69年过去,斯人已去,弹片仍嵌在他的右腿骨和左手骨里。人们的眼泪流下来了。这些残片是凌汝材见义勇为,协助民警勇抓特务的见证。
那是有关青春忘我的故事。1952年1月1日,19岁的凌汝材“初生牛犊不怕虎”,看到有人在文明路60号探头探脑,心生疑窦,遂拨通公安派出所的电话。当永汉北派出所(现北京街派出所)民警中队副排长黄流到场询问时,那人诡异地摸向口袋。黄流立即抱住他腰部,凌汝材拉住那人的手——爆炸声响起!黄流的肠子流出了体外,壮烈牺牲。凌汝材左手剧疼,晕了过去。而正是他们两人的奋不顾身,护卫了公众的安全,保障了市一宫元旦晚会的顺利举行。凌汝材和黄流的青春故事告诉人们,那些为大众忘我付出的人,注定要被历史铭记。
那是有关执着一生的故事。对凌汝材来说,热心见义勇为不是某一次的惊天动地,而是一生的执着和坚持。多年来,他养成了收藏见义勇为报道的习惯,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践行。1997年,他向广州市人大常委会递交了一份关于为见义勇为立法的建议书,引起重视。1998年,《广州市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出台,1999年1月1日开始施行。他把社会对见义勇为群体的关注关心,转化成了推动见义勇为事业向前发展的动力。2004年起,他开始资助非典中痛失双亲的孤儿杰仔,一段忘年之交绵延至今。他从一次见义勇为中汲取和放大了精神的能量,将它源源不断释放出来,回馈社会。
如今,凌汝材的家人想把那9枚弹片捐给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期望有更多的人透过这些弹片,重温那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读懂学透见义勇为精神的精髓,并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见义勇为事业中去。
文/广州日报评论员 杨博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杨耀烨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胡俊